欢迎光临成功网官方网站! 热烈欢迎读者注册会员并登录在线投稿

登录 | 注册

人物、时空之星、名门世家、成功规律、时间运筹、投资理财、童星闪闪、爱情婚姻、健康长寿、文学集粹、为成功人士立传、为普通家庭写史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人物故事 > 成就故事 > 列表

杨澜的故事和成长史

2010-11-03 20:00:43 来源:搜集整理 作者:转载 评论:0 点击:
杨澜是个聪明人,聪明人永远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事,该怎么做。当年的激流勇退后,人们似乎才真正开始记住她。

杨澜的故事和成长史 从柔弱女子到女强人
 

阅读提示:杨澜是个聪明人,聪明人永远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事,该怎么做。当年的激流勇退后,人们似乎才真正开始记住她。舍得放弃的人自然收获更多。如今,身着套装、淡定微笑、出没于名流社会的杨澜成了职业女性的典范。

上中学时杨澜并不是那种聪慧过人的女孩。她颇为自诩的是:考试时基本分上她从来一分不丢,地理历史这种需要死记硬背的科目,随便问哪道题,她马上就能说出是在哪一页上。凡是老师布置的作业,她没一样不是完成得仔仔细细。

上大学后的杨澜骨子里是一个缺乏自信的人。那时好多同学听力能得A,杨澜老是得A-B+什么的,这让她非常苦闷,每天晚上都在日记里写上:明天开始我要有一个全新的开始,一定要充满信心地把自己的听力提高上去。但是第二天一上听力课,还是听不懂。半年多之后,杨澜的听力慢慢上来了,她才恢复了信心。她说:我很羡慕周围生活中一些棱角更分明、更有创见和个性的人。”“我经常觉得自己不是一个有才华和极端聪明的人。

1994年至1996年杨澜进入哥伦比亚大学国际传媒专业就读并获硕士学位。在此期间,她与哥伦比亚广播公司制片人莫利斯莫米德共同制作导演了纪录片《2000年那一班》,在哥伦比亚电视网黄金档向全美播出,创下了亚洲主持人进入美国主流媒体之先河,并获评论界好评。1996年被选入英国《大英百科全书世界名人录》。同年,她与上海东方电视台联合制作的《杨澜视线》节目成功发行于全国52个省市电视台。

从凤凰卫视主持人的位置上退出之后,杨澜一度沉寂,频繁地出现在媒体上的都是她相夫教子的花边新闻。20003月,她突然之间收购了良记集团,更名为阳光文化网络电视控股有限公司,并成功地借壳上市,雄心勃勃地要打造传媒帝国。那时,在资本市场上,传媒概念正如日中天,阳光卫视的出现适逢其时,杨澜成了时势造英雄的绝佳样本。

杨澜说过,她在上海生活,在北京交朋友,在香港做生意。这样做的直接效果就是她的曝光度一直攀升。这一回,杨澜的角色有了很大的转变,她从一个传媒做出来的名人变成了一个做传媒的名人。

阳光公司刚刚成立的时候,资本市场上的传媒概念风头正劲。收购之初,公司股份暴涨20倍之多。但杨澜未能料到,阳光卫视竟成为了她事业上最大的挫折。短短3年间,阳光卫视累计亏损超过两亿港元。20036月,杨澜宣布将阳光卫视70%的股权卖给内地一家传媒集团。自此,杨澜退出了卫星电视的经营。

20057月,杨澜不算完满的5年商业之旅划上了句号。杨澜宣布:将她与吴征共同持有的阳光媒体投资集团权益的51%无偿捐献给社会,并在香港成立非盈利机构阳光文化基金会。同时辞去了包括阳光媒体投资董事局主席在内的所有管理职务。这也意味着,杨澜已从商场抽身而退,重回她所熟悉和擅长的文化传播和社会公益事业。

许多人认识杨澜,都是因为奥运。从1993年开始,杨澜就跟北京奥运会联系在一起,作为2008北京申奥形象大使,经历两次申奥的杨澜从眼泪中走过来。在2001年的申奥陈述中,杨澜让国际奥委会看到了中国经济实力大幅提升带来的各方面长足进步。做客京华茶馆时,杨澜忆起两次申奥经历,感触很多。她表示第二次申奥陈述,并获得成功,是她职业生涯中做的最有成就感的事情。

2008年的各种场合,杨澜的身份冠名最多的并不是著名主持人,而是“××大使。杨澜身上的公益职务很多,她担任着中华慈善总会慈善大使、全国义务献血形象大使及宋庆龄基金会、中国环境文化理事会等多家公益机构的理事。[page]
提及亲往灾区救助的经历,杨澜至今记忆犹新,不过她的记忆中,大都是有关于孩子的。在去绵竹的一个临时儿童活动中心看望孩子们时,杨澜遇到了一个五年级的男孩子,他像大人一样照顾着来宾,端茶、送水、找椅子、帮着干活,像个村长和校长,但是到了分礼物时,他却躲得远远的。杨澜说:孩子们在灾难来临的时候,表现出来的成熟与老练,看着让人心疼!他们本来应该享受这个年龄的无忧无虑,可是在灾难面前却过早地有了担当,看着真让人心疼!

无可争议,杨澜是当今中国最出色的女性之一,她美丽、聪慧、优雅、知性,不过40岁,就已经实现了许多人一生都无法实现的人生梦想:考上了好大学,找到了好工作,嫁给了好丈夫,生了好儿女,开创了好事业,而且她的精彩人生只刚刚拉开了序幕而已……

作为一个公众女性,杨澜是很多女性心中最想成为的那个,问到所谓的事业成功秘诀,她沉吟了一下说,你的愿望要足够强烈!

杨澜的故事

我以提问为生

讲座中,杨澜更多地谈到自己的采访生涯。她笑称自己以提问为生20年来大约采访了1000个人物。如果按每人提20个问题,她一共提了2万个问题。讲座中,她还为自己的采访总结了几个之最。

最震撼的感受:王光美

杨澜说,她采访的人物中,王光美最让她震撼。因为经历过那个浩劫的时代后,她选择了宽容和原谅。

王光美曾有机会到国外留学,但她毅然去了延安。文革时,她依然站到丈夫身边,与丈夫一起挨斗。

刘少奇平反后,调查组去问王光美哪些人当初迫害过他们。王光美说不要调查了,我不想知道。这样做的原因,是你们再查下去,他们的家庭也会受到伤害

最失败的采访:王永庆

最失败是采访王永庆。

杨澜说,作为台塑集团的创始人,王永庆素有台湾经营之神之称。整个采访过程中,王的话很少,一般都是点头,也不笑。原本约定半小时的采访,10多分钟就完了,感觉自己比他还说得多。

只有问到一个问题时,王显得有点激动。当时杨澜问你对台湾当局限制台商在大陆投资怎么看?”“搞不懂,全世界没这样的,搞不懂这些人……”王说了一串,是整个采访中说话最多的一次。

最后对方公关部的人透露,这还是王面对媒体说话最多的一次采访。有一家台湾电视台在采访时,摄像机都调好了,老板说太热了,起身就走了。

最巧妙的问题:克林顿

杨澜透露,为了挖掘观众最想了解的情况,有些很难启齿的问题,主持人也必须要问,但要采取迂回战术来问。

比如采访已卸任的总统克林顿,制片人要求要问关于莱温斯基的话题。杨澜在查阅资料时发现一个细节,每个总统卸任后都有一个以他名字命名的图书馆,而克林顿图书馆中有个莱温斯基事件展区

为什么要把这个事件放到展区里?杨澜的提问,很自然地让克林顿说出了当初事件的真相和对他的影响。

成功网 2018 www.cgw1.com@ 版权所有 备案号:鄂ICP备2021007785号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