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成功网官方网站! 热烈欢迎读者注册会员并登录在线投稿

登录 | 注册

人物、时空之星、名门世家、成功规律、时间运筹、投资理财、童星闪闪、爱情婚姻、健康长寿、文学集粹、为成功人士立传、为普通家庭写史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人物故事 > 旧闻传奇 > 列表

陈锡联将军与母亲感天动地情

2020-05-16 10:38:16 来源:搜集编写 作者:周大荣 评论:0 点击:
1997年,湖北李先念主席纪念馆开馆,年过8旬的陈锡联将军又一次来到魂牵梦绕的故乡红安。在乡亲们热烈欢迎的场面过后,深情地来到母亲长眠的地方祭拜。

      1947年8月27日,已经是晋冀鲁豫野战军第3纵队司令员的陈锡联,作为刘伯承、邓小平的主要助手,一路艰难跋涉,回到了当年浴血奋战过的鄂豫皖根据地。这时,战斗在皖西的陈锡联,很想前去看望18年未曾见面的年迈母亲,因军务缠身,不能如愿。

      12月9日清晨,陈锡联率部从皖西转战到鄂东麻城,开始平汉战役军事行动。在司令部里,他正和纵队几位首长研究行动方案,参谋处长喜笑颜开地进来向陈锡联报告:“司令员,好消息!你娘今天就要来看你了。”陈锡联将信将疑。当天上午,一辆手推车停在三纵司令部门口。陈锡联还未上前相认,大家先把母亲围得紧紧的:“大娘,你看,哪个是您的儿子?”

      母亲被围在热情的人们中间,一面自信地说:“认得,我认得!”一面用急迫的目光搜索着人群。“娘!”陈锡联不由得喊了一声。母亲搜寻的目光停住了,不顾一切地扑上前去,双臂把儿子紧紧抱拄。

      母亲眯着眼睛,上下打量儿子,不时用手摸着陈锡联的前额,哽咽地说道:“高了些,胖了些。”陈锡联让母亲坐在椅子上,母亲抓着儿子的手,只是流泪。“不要哭了,应该高兴才是。”儿子安慰道。刚强的母亲马上擦干了眼泪。

      当天晚上,母子一夜没停嘴,一幕幕往事在记忆里复活了。临别之际,陈锡联掏出身上仅有的两块银元,塞给母亲,母子俩你推我让。铮铮铁骨的硬汉双眼含着热泪说:“娘,你收下吧!这是儿子的一点心意。”母亲收下了儿子的两块银元,依依不舍地离去。

      新中国成立后,陈锡联兼任重庆市市长和川东军区司令员。环境安定了,他将母亲接到重庆。母亲在重庆住了不久,就对儿子说:“我身子骨还硬朗,享不起这个清福,不做点事心里难受,现在解放了,日子一天比一天好,我还是回去。”

      陈锡联了解母亲的心,派人将娘送回湖北红安。1950年,陈锡联调到北京,任中国人民解放军首任炮兵司令,全力以赴地投入人民军队炮兵的建设。

      1953年,陈母病危。接到消息,陈锡联风驰电掣般地奔往故乡湖北红安。在低矮的房间里,老大娘躺在病床上奄奄一息,喘着长气。陈锡联双膝跪在母亲的病床前,拉着母亲的双手,涕泪满面:“娘,我来看你了!”

      母亲微微睁开眼睛,看了远道而来的儿子一眼,安详地闭上眼睛,放心地走了。按红安当地的习俗,父母去世后儿子应在家守孝七七四十九天。陈锡联日理万机,不能多留。他守在母亲的灵柩前,有时通宵达旦,未等母亲灵柩安葬入土,就动身启程了。

      星转斗移,一晃就是几十年。1997年6月,湖北李先念主席纪念馆开馆,已是年过8旬的陈锡联将军又一次来到魂牵梦绕的故乡红安。在乡亲们热烈欢迎的场面过后,深情地来到母亲长眠的地方祭拜。

      已经44年了,母亲坟上的树草岁岁枯荣。白发苍苍的陈锡联仍保持军人的身姿,毕恭毕敬地肃立在母亲坟前,声泪俱下祭拜,字字句句倾吐肺腑之声:娘,我想你呀!可是现在我喊你,你已经听不到了。你经过千辛万苦,才把我这个儿子养大。后来我背着你出去参加革命,依靠了党,可你还留在家里继续受苦。这40多年来,我一直未能回来侍奉你,实在对不起你老人家。你长眠的这块土地,我曾经生活过14年。我在这里放过牛,伴你一起去讨过饭,如今,你可安息了!娘啊……

      山水同悲,松涛共鸣,在场的人无不为之动容。两位警卫员见陈锡联年事已高,为防止出现意外,连扶带拉,挟着陈锡联走下母亲的坟头。




 

成功网 2018 www.cgw1.com@ 版权所有 备案号:鄂ICP备2021007785号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