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成功网官方网站! 热烈欢迎读者注册会员并登录在线投稿

登录 | 注册

人物、时空之星、名门世家、成功规律、时间运筹、投资理财、童星闪闪、爱情婚姻、健康长寿、文学集粹、为成功人士立传、为普通家庭写史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人物故事 > 成就故事 > 列表

王丹凤美丽不止60年

2010-11-19 15:59:53 来源: 作者:李宗陶 评论:0 点击:
王丹凤那张脸,是标准美人的典范。她生得明亮、洋气。60年来,这样的脸走到哪里,哪里春暖花开。

王丹凤那张脸,是标准美人的典范。她生得明亮、洋气。60年来,这样的脸走到哪里,哪里春暖花开。

她的脸是标准美人典范

娇俏的小护士在哄女孩入睡:小燕子,穿花衣,年年春天来这里……”1957年,电影《护士日记》里这首插曲,是导演陶金建议王丹凤在同期录音中自己唱的。出乎意料的是,这首插曲不但深为少年儿童们喜爱,而且也成为年长者数十年来传唱不衰的经典歌曲。
   
新中国第一代女护士的形象——年轻、勤快、充满朝气、略带娇媚,因王丹凤而格外动人。共和国的男人们发现,从旧时代摆渡过来的精致五官、樱桃小嘴、杨柳细腰,配上新时代的工作服,也是美的。据老影人回忆,影片上映后,许多男性找对象,首选护士。
   
王丹凤那张脸,是标准美人的典范。她生得明亮、洋气,且未曾到韩国整容。这样的脸,走到哪里,哪里春暖花开。解放前,香港曾推出沪港四大女星,王丹凤榜上有名,其他3位分别是李丽华、周璇、白光。
   
在她生活了68年的上海,电影院门口贴过她的海报,照相馆橱窗里摆过她的照片,有点像王丹凤成为衡量美丽程度的表述之一。即使上世纪80年代,当她偶尔行走在陕西南路的家附近,也会因为不同寻常的肌肤、气质,以及干干净净、一丝不苟的装扮被人一眼认出。

如今要会王丹凤,得去香港铜锣湾或尖沙咀的功德林素食餐馆碰运气。走进铜锣湾怡和街31号,淡雅、通透、气派,淡绿的墙面上悬字一幅此中有真味,是学界泰斗饶宗颐的手笔。

功德林这只牌子1922年在上海创立,1992年被王丹凤和丈夫柳和清带到香港。据说,那里的素菜讲究原汁原味,谢绝味精;茶蔬为有机肥种养,没有农药残余;厨艺不凡,能把面筋做得像鳝丝,此外南瓜盅、西瓜豆浆、青豆沙酥饼、海苔松子炒饭,令人一边食欲大振,一边又不忍下箸。

偶尔从艺,玉凤变丹凤

19511月的《青青电影》杂志上,有整整两个版是王丹凤、柳和清在上海逸园大饭店举行婚礼的报道,标题是:逸园座上,贺客盈千;一对新人,合拜天地——王丹凤和柳和清元旦结婚。当时,王丹凤刚刚婉谢了香港电影界的挽留,回到上海。
   
柳和清原是国泰影业公司的少东家。他父亲柳中亮与叔父柳中浩在上世纪40年代共同创办上海国泰影业公司。柳和清完成学业后,帮助父亲打理业务,后自立门户,创立大同影业公司。解放后,私营电影厂先公私合营后又并入国营,成为上海电影制片厂,柳和清担任上影厂宣传科长,专事摄影,后来担任过上海摄影家协会理事。
   
王丹凤原名王玉凤,祖籍宁波,19248月出生在上海。虽然说王丹凤并非艺术世家,但父母亲却爱看地方戏,经营旅店的父亲每次上戏园或剧场的时候,总是把王丹凤带在身边。舞台,加上后来的电影,让王玉凤对水银灯生涯有了憧憬。她首登银幕是在吴茵(《一江春水向东流》里圆圆脸的婆婆)主演的《灵与肉》中,演少爷的表妹,一个女学生。虽然是配角,但演得惹人喜爱。老大姐吴茵对她的影响,尤其是政治上的,延续一生。

16岁那年,她跟同学去合成影片公司摄影棚参观,无意中被导演朱石麟发现。当时这家公司人手少,朱石麟见她天真美丽,聪明伶俐,试了镜头后,觉得有潜质,便动员她拍戏,并赠一个字。

不久,她主演了影片《新渔光曲》,表演质朴、真实、动人,不仅受到专家的赞赏,更得到观众的认可。影坛从此升起一颗新星。

在上海沦为孤岛的5年间,她拍了25部片子。新中国成立后,《家》中的鸣凤,《护士日记》中的小燕子简素华,以及《女理发师》中的角色让老观众记忆犹新。

为了演好女理发师,王丹凤曾经到南京路理发店拜沪上名剪刘瑞卿为师。她虚心好学,没有一点明星架子,天天准时到店里当学徒。很快,理发店门前天天清早排出影迷长队,情状不输今日粉丝。

不过,1963年的《桃花扇》让她倒了霉,因为宣扬才子佳人文革期间,王丹凤不可避免地经历了抄家、批斗会、干校劳动。

在奉贤干校,有的女演员暗中带点酱瓜、咸菜,王丹凤从不带吃的。她严格遵守作息制度,在宿舍里不与人高声交谈,手拿一本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翻来覆去地读。大太阳底下劳动,她总是戴顶帽子,一锄一锄地挖,从不偷懒。出勤时,她走在前面,到工作间取农具也不挑不拣……

总之,她当时给人们的印象是:乖巧、随叫随到、任人摆布,积极要求进步,投入人们常说的脱胎换骨的改造。所以,她能活到今天。

难忘闺房墙壁上的那些偶像

王丹凤当过上海市三八红旗手;当过第四、五届上海市政协常委,第六、七届全国政协委员,第八、九届全国政协常委;也是第四、五届民盟中央委员,第六、七届民盟中央常委,第九届民盟上海市委副主委。

1985120日,柳和清王丹凤夫妇应邀赴华盛顿,参加里根总统的就职典礼。他们顺路到加拿大温哥华探望78岁的影后胡蝶。临别时,胡蝶将一对烧制着彩蝶图案的精美小瓷盆送给王丹凤,说:我一共只有两对,一对送你,一对自己留着。

4年后,胡蝶病逝。王丹凤成为大陆惟一探望过她的友人。

在国外,她遇到过许多影迷。有一次,在新加坡机场,有人拿出珍藏40多年的少女王丹凤的照片送她。这张照片她自己都没有,激动得连说,谢谢你了,谢谢你了。

2005年,作别影坛20多年的王丹凤被授予优秀电影艺术家称号。81岁的王丹凤说,她怀念过去的文艺片,如深深影响过她的《飘》、《魂断蓝桥》;她念念不忘当年贴在闺房墙壁上的那些偶像,周璇、袁美云、胡蝶、阮玲玉、陈云裳……


成功网 2018 www.cgw1.com@ 版权所有 备案号:鄂ICP备2021007785号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