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7年1月20日,俄罗斯的冬天寒冷而萧瑟。一个身材魁梧、脸色苍白的老人,伏在他的写字台上与世长辞了。他的手里还握着
笔,一本还未写完的科学著作摊在写字台上。7天以后,人们为他举行了庄严而奇特的葬礼:几万人排着长队伍,缓缓地走着。队伍的最前头既不是花圈,也不是遗像,而是由十几位青年学生抬着的一块巨大的木牌。
木牌上写着一行俄文:化学元素周期表。
这位死者是谁?他,就是著名的俄罗斯化学家、化学元素周期表的创始人德米特里·伊凡诺维奇·门捷列夫。
1834年2月7日,门捷列夫诞生在俄罗斯。门捷列夫上中学的时候,就很喜欢化学、物理、数学和地理,也很喜欢大自然和旅行,由于学习成绩优异,他获得了奖学金。后来,他考进了彼得堡师范学院。
在大学里,他对化学产生了特别浓厚的兴趣,立志做一个化学家。1855年,门捷列夫以优异的成绩从彼得堡师范学院毕业。他23岁时,成为彼得堡大学中最年青的副教授。
门捷列夫是化学迷宫里一位勇敢机智的探索者。早在大学学习期间,他就为探求自然界中各种元素之间的内在联系而苦苦思索过。1869年以前,人们对化学元素如氢、氧、钾、镁等的性质,虽然已有一定认识,但这种认识是孤立的、肤浅的。对于各个元素之间的内在联系,还了解得很少,更谈不上对未知元素的预测了。那时,每发现一个新元素,就象突然来了一个不速之客似的,使人感到意外和不解。门捷列夫决心揭开元素间内在联系的秘密。
当时,人们已经发现了63种化学元素,其中金属元素48种,非金属元素15种。为了看清这些元素之间的关系,门捷列夫作了63张方形卡片,卡片上记着元素的名称、性质和原子量。然后他就“玩”起这些纸牌来。
门捷列夫把这些纸牌按原子量的大小进行排列,就象打扑克一样,一会儿排齐,一会儿又分开,不断调换着桌子上纸牌的位置。可是,排来排去总是排不好。
后来,又经过多次反复研究和推敲,元素周期律终于被发现了.根据这个规律,门捷列夫把当时化学家已经知道的63种元素排列在一张表里,这张表就叫做元素周期表。
2年后,门捷列夫又发表了一篇著名的论文。在这篇文章里,他举出了在世界上还没有被人发现的物质的详细特征。这一大胆预见和推断,轰动了科学界,各国科学家都分头进行试验,不久,一批新的元素果然被科学家一一发现了。
当门捷列夫发现化学元素周期律以后,不少人向他打听成功的奥秘。一个彼得堡小报的记者,就曾这样问过:“德米特里·伊凡诺维奇,您是怎样想到你的周期系统的?”
门捷列夫笑了笑,答道:“这个问题我大约考虑了20年,而您却认为坐着不动,5个戈比一行,5个戈比一行地写着,突然就成了,事情并不是这样!”
当有人称赞他是天才时,他随口答道:“什么是天才?终生努力,便成天才!”
是啊,勤奋是门捷列夫取得成功的主要条件之一。为了探索科学的奥秘,他经常几夜不眠地工作,眼睛布满了血丝。他写《有机化学》一书时,2个月内几乎没有离开过书桌。到了晚年他2眼半盲,仍然坚持写作,直至逝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