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乌斯·尤利乌斯·恺撒公元前102年7月12日出生于罗马,他在父系和母系两个方面都出身于纯粹的贵族家庭环境中,由此获得
了很好庇护。恺撒小时候最崇拜的就是他的姑父——马略,他常常缠着姑父讲在外出征打仗的故事。恺撒的母亲相信自己的儿子不是凡夫俗子,便加强了对他的教育。恺撒也不辜负母亲的期望,博览群书,学业日益长进,文章写得非常好,十几岁就发表了《赫库力斯的功勋》和悲剧《俄狄浦斯》。他酷爱古希腊文化,特别是希腊的古典文学。除文学外,恺撒还喜欢体育运动,他精通骑马、剑术等,肌肉发达,体魄非常强健。
前70年,32岁的恺撒再次参与选举,并顺利当选财务官,这一职务是罗马官职体系中第一个正式官职,而且只有30岁以上的人才能参与竞选,任期一年,获胜者将自动获得元老院议员的资格。恺撒于前69年前往西班牙赴任,作为总督的副手,并主管这个行省的财政。
前61年,大法官任期届满,恺撒得到了远西班牙行省总督的职位。与此同时,庞培从东方返回罗马。这次,恺撒又一次陷入了经济困境中,以至于克拉苏不得不为他偿还贷款。刚一抵达伊比利亚,恺撒就发动了对卢西坦人和加拉埃西人的进攻,这次行动带来了丰厚的战利品。在恢复行省的秩序后,不等继任者到达,便匆匆地离开了行省返回罗马,同时提出两个要求:凯旋式和执政官职位。但是由于选举日期迫在眉睫,而他必须等在罗马城外或者以普通公民身份进入罗马,否则便无法成为候选人。因此他不得不放弃了凯旋式,以换取执政官候选人资格。
前60年,恺撒被森图利亚大会选举为罗马共和国的执政官。恺撒因此成为了最高长官,但是贵族们害怕如果再出现一个与凯撒合作的同僚,恺撒就可以无所顾忌为所欲为。于是许多贵族为他的主要政治对手,元老院精英派代表,加图的好友,马尔库斯·毕布路斯捐款,使其也当选为执政官。对此加图曾坦言,在此情形下,贿选有利于国家。因此,恺撒特别地需要组建其政治同盟,而且他找到了其政治对手事先未曾料想到的合作伙伴。
此时,庞培正在元老院争取安置他的退伍老兵的土地,却遭到失败;已经成为罗马最富有者的克拉苏,也正在为获得对抗帕提亚所需的军队控制权而犯愁;而执政官恺撒也正好需要庞培的声望和克拉苏的金钱。因此,恺撒成功地使两人言归于好(庞培和克拉苏在前70年那次共掌执政官之后结怨)。3人于前60年订立盟约,目的是使“这个国家的任何一项措施都不得违反他们3人之一的意愿”(苏维托尼乌斯语)。历史学家将这个联盟称为“前三头同盟”。
3人结盟后,势力大增。在毕布路斯宣布有不祥征兆欲终止会议的时候,恺撒竟粗暴地动用武力,将这位同僚赶了出去,而在次日的元老院会议上,竟然无人敢对此提出批评或议论,而此前尚不及此严重的事件都会有法令通过。毕布路斯如此失望,以至于作为执政官的第一项政令,便是退出所有政治活动。从此这位恺撒的政敌,只能躲在家中通过信使,向元老院或公民大会发出不祥征兆,直到任期结束。就这样,恺撒大权独揽,“毕布路斯和恺撒执政之年”成了“尤利乌斯和恺撒执政之年”。
在完成执政官任期之后,恺撒被授予作为总督管理山北高卢(今法国南部)和伊利里亚(今巴尔干半岛亚得里亚海沿岸地区)5年(前58年-前53年)的权力。但是野心勃勃的恺撒似乎并不满足于这些,几乎在刚到任的时候,他便发动了高卢战争(前58年-前49年)。
在统帅军队在各地作战的9年时间里,恺撒夺取了整个高卢地区(约相当于今天的法国),并把这个以比利牛斯山、阿尔卑斯山、塞文山、莱茵河和罗纳河为界,周长超过3000英里的地区(除了部分同盟者的城市),统统变成了一个行省(高卢行省),后者还被规定每年向他上缴大量的钱财。此外,恺撒还是第一个跨过莱茵河,到对岸(日耳曼尼亚)去进攻日耳曼人的罗马人。
高卢战争获得的巨大声望,使在罗马的庞培感到不安。再加上西元前53年,东征帕提亚的克拉苏战败身亡,3头政治不稳,元老院顺势拉拢庞培。前49年,元老院向凯撒发出召还命令,命令凯撒回罗马,凯撒回信表示希望延长高卢总督任期,元老院不但拒绝,还发出元老院最终劝告,表示凯撒如果不立刻回罗马,将宣布凯撒为国敌。
前46年,凯撒回罗马之后,再次召集军队,攻打逃至北非与努米底亚王犹巴结成同盟的庞培余党,于塔尔索斯会战中获得完全胜利。之后,凯撒回到罗马,进行长达10天的凯旋式。
回到罗马的凯撒推动各项改革,包括给予北意大利和西西里岛人民罗马公民权、请专家制作儒略历、建立和平广场等。在前45年,庞培的两个儿子逃到西班牙发动叛乱,凯撒再次远征西班牙,于孟达会战中击败叛军,庞培长子劳斯阵亡,次子流亡西西里。凯撒回国之后,于前44年宣布成为终生独裁官。
公元前44年3月5日,罗马著名政治家、军事家尤利乌斯·恺撒在元老院会议上遇刺身亡。当日,凯撒刚进入元老院入座,就被以布鲁图斯等人为首的反对派团团围住并遭到攻击,身中23刀而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