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数学家苏步青
2013-08-29 10:09:37 来源:搜集编写 作者:周大荣 评论:0 点击:
苏步青,中国科学院院士,当代杰出数学家,主要从事微分几何学等方面的研究,并取得突出成就。曾任复旦大学校长,全国政协副主席等职。
苏步青,中国科学院院士,当代杰出数学家,主要从事微分几何学和计算几何学等方面的研究,并取得突出成就。曾任复旦大学教务长、副校长和校长,全国政协副主席等职。
苏步青,原名苏尚龙,1902年9月23日出生在浙江省平阳县的一个山村里。虽然家境清贫,但父母依然省吃俭用供他上学。他在读初中时,对数学并不感兴趣,觉得数学太简单,一学就懂。可量,后来的一堂数学课影响了他一生的道路。
苏步青上初3时,就读的浙江省60中学,来了一位刚从东京留学归来的教数学课的杨老师。第一堂课杨老师没有讲数学,而是讲故事。他说:“当今世界,弱肉强食,世界列强依仗船坚炮利,都想蚕食瓜分中国。中华亡国灭种的危险迫在眉睫,振兴科学,发展实业,救亡图存,在此一举。‘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在座的每一位同学都有责任。”他旁征博引,讲述了数学在现代科学技术发展中的巨大作用。这堂课的最后一句话是:“为了救亡图存,必须振兴科学。数学是科学的开路先锋,为了发展科学,必须学好数学。”苏步青一生不知听过多少堂课,但这一堂课却终身难忘。
1919年,苏步青中学毕业后赴日本留学。1927年毕业于日本东京帝国大学数学系,后入该校研究生院,1931年毕业获理学博士学位。1931年3月,应著名数学家陈建功之约,载着日本东京帝国大学的理学博士荣誉回国,受聘于国立浙江大学,先后任数学系副教授、教授、系主任、训导长和教务长。其间,与陈建功一起创立了“微分几何学派”。
抗日战争爆发后,浙大西迁至贵州、遵义、湄潭办学,苏步青和他全家随浙大西迁,过着颠沛流离的艰苦生活,苏老跟随竺可桢校长,把教学科研搞得热火朝天,先后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栋梁之材。
1952年10月,因全国高校院系调整,苏步青来到复旦大学数学系任教授、系主任,后任复旦大学教务长、副校长和校长。
1982年,苏步青应邀回母校参加浙大建校85周年校庆,在庆祝大会上,他深情地说:“我热爱杭州、更热爱自己多年工作过的高等学府——浙江大学。这里的学风艰苦朴素;这里的学生聪明勤勉;这里的教师诚恳踏实,这些都是造就接班人不可缺少的条件。我为自己能在浙江大学工作过而感到光荣。”这是多么鼓舞人心的肺腑之言啊。
1996年5月,苏步青受邀请回母校参加浙大百年校庆,并为母校百年华诞题写贺词。苏老非常兴奋,似乎忘记了自己正在住院,情深意切地谈了许多关于浙大建设、发展的建议和想法。可是,当请他给母校庆典题词时,他却十分沉重地说:“老了,一直来不服老,现在服老了,脑子里空了,写不出东西了。”可过了不到半个月,苏老秘书说:“关于请苏老题词之事,已进行了10多天,因对联长,苏老动手改了3次。”病中的苏老,办事还是那么认真,一丝不苟,这充分表达了对母校的一片深情。
1988年3月,苏步青被选为全国政协副主席、民盟中央副主席等职。还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当代杰出数学家。撰有《射影曲线概论》、《射影曲面概论》、《一般空间微分几何》等专著10部。研究成果“船体放样项目”、“曲面法船体线型生产程序”分别荣获全国科学大会奖和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苏步青十分勤俭,早在浙大西迁贵州湄潭办学时期,就在自己住家的屋前屋后,种了很多的玉米和蔬菜,用以补充当时8口之家的粮食不足。直到解放以后,苏老调至复旦大学担任校长、名誉校长,他仍坚持在自己居住的小楼周围种植蔬菜和花木,保持劳动本色。他说:“自己动手,丰衣足食。”苏老性格十分随和,说话风趣幽默,总是谈笑风生。
苏步青对青少年关爱备至,以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的接班人为己任,把自己的理想和民族国家的希望融合在一起,为祖国的教育事业奉献了毕生的精力。1989年初春,正值梅花盛开时节,苏老应邀回母校讲学。一天上午,苏老去灵峰观梅,遇到一批浙大学生,苏老主动上去与学生们交谈。他风趣地说:50年前我在浙江大学教书,50年后,你们在浙大读书,我们之间是相隔3代的校友,今天老校友会见新校友,大家很高兴。你们真幸运,社会和家庭给予你们优越的条件,希望你们牢记竺可桢校长的教导,勤奋学习,努力工作,攀登科学技术高峰,为祖国争光,为母校争光。
2003年3月17日,苏步青在上海逝世,享年101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