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华东局第一书记饶漱石
2014-07-10 09:28:54 来源:搜集编写 作者:周大荣 评论:0 点击:
饶漱石,中国革命家、政治家,华东革命根据地的主要领导人之一。曾任新四军政治委员、中共中央华东局第一书记、华东军政委员会主席、中央组织部长。

饶漱石,中国革命家、政治家,华东革命根据地的主要领导人之一。曾任新四军兼山东军区政治委员、中共中央华东局第一书记、华东军政委员会主席、中央组织部长等职。
饶漱石,曾用名梁朴;1903年11月23日出生于江西省临川钟岭乡一个小知识分子家庭,父亲是著名党外民主人士饶思诚。早年入江西省立三师、上海大学学习,大革命失败后曾赴英、法、苏留学。1923年,饶漱石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7年,饶漱石随中共中央代表团到赣东北从事党的秘密工作和青年工作。1928年,任共青团浙江省委书记。1929年起,任共青团北满省委书记,中共满洲临时省委常委、满洲省委代理书记,上海工会联合会党团书记,中华全国总工会党团书记。1935年赴苏联,任中国驻赤色职工国际代表。1936年,被派到美国、法国,参与领导、主编中文《先锋报》、《救国时报》的工作,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方针、政策。因饶、姚谐音,加之革命工作的保密需要,中青年时期的饶漱石,常常被战友们爱称为“小姚”。
抗日战争期间,1939年11月,饶漱石回国。在白区工作处于低潮时期,为白区党组织的恢复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历任中共中央东南局副书记、华中局副书记兼宣传部部长、中共中央军委华中分会常委兼新四军政治部主任、中共中央华中局代理书记兼新四军政委,参与领导了华中地区的抗日斗争。刚刚回国,就担负起主要领导责任的饶漱石,深感责任重大。当时,项英及若干同志曾讥笑饶为外国回来的“洋学生”,致使饶“常常产生自卑心理”。因此,在对待日常工作和处理同志间关系问题上,特别兢兢业业、谦虚谨慎。1945年6月,当选为中共第7届中央委员。同年底,任新四军兼山东军区政治委员。
解放战争时期,饶漱石任华东军区政委、中共中央华东局书记。当时陈毅任华东野战军司令,粟裕任副司令。在陈毅、粟裕率领华东野战军主力部队外线出击后,饶漱石与当地党政领导干部一起,顽强地坚持山东的斗争,而且有一套坚持斗争的办法,采取了比较正确的斗争策略。在谭震林、许世友等领导人的协助下,不仅渡过了难关,而且歼灭了敌人大量有生力量,扩展了根据地。1949年5月,饶漱石出任上海解放后的中共第一任市委书记。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49年10月,饶漱石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中央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华东军政委员会主席、中共中央华东局第一书记。1950年8月,第3野战军前委与华东军区合并后,饶漱石任华东军区暨第3野战军政委。1953年初,调任中共中央组织部长和中共中央副秘书长。此后,邓小平、陈云等向毛泽东揭发饶漱石与高岗阴谋分裂党中央,篡夺党和国家最高权力。
1954年2月,在中共7届4中全会上,饶漱石受到揭露和批判。7届4中全会结束后,中共中央书记处决定分别召开高岗问题座谈会和饶漱石问题座谈会,揭发批判高岗、饶漱石阴谋分裂党的严重问题。1955年3月,饶漱石被开除党籍,被盖棺定论为:党内野心家。
1965年8月30日,饶漱石因潘汉年案件,被最高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14年,剥夺政治权利10年。1965年9月23日,饶漱石被假释出狱。文化大革命爆发后,1967年被重新收监。
饶漱石曾是共产党的大官,个人生活十分俭朴。在战争年代与普通干部、战士一样穿着带补丁的衣服,并且只有两套衣服供换洗,从不许增加。吃的是与普通干部一样的伙食,从不许增加一点特殊的伙食。饶漱石不抽烟、不喝酒、不跳舞,不宴请任何人。他平时好读书,很少与任何人交往,无论是见到上级、同级或下级,都很严肃,很少说话,更不与人开玩笑。在工作方面,给人一种原则性强,作风严谨,处事平稳的印象。
1975年3月2日,饶漱石因病去世,享年72岁。毛泽东当权的中共中央定性高饶事件,高岗与饶漱石图谋分裂中国共产党、篡夺党和国家最高权力。但是,却从来没有拿出令人信服的证据。高饶事件的发生,已经半个多世纪过去了,高饶事件在国人心中,仍有许多挥之不去的疑团。饶漱石的政治秘书艾丁老人在去世前曾说:现在有人称“潘汉年事件”是“共和国第一冤案”,其实“高饶反党联盟才是共和国第一冤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