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共中央总书记黎笋
2015-01-17 11:45:37 来源:搜集编写 作者:周大荣 评论:0 点击:
黎笋,越南政治家,越南共产党和国家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之一。曾任越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常委等职。1976年,当选为越共中央总书记,兼任中央军事党委书记。

黎笋,越南政治家,越南共产党和国家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之一。曾任越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常委等职。1976年,当选为越共中央总书记,兼任中央军事党委书记。
黎笋,1907年4月7日出生于越南广治省(今奔驰天省)兆丰县一个农民家庭。1928年,参加越南青年革命同志会。在20世纪20年代末期,便以一名铁路工人的身份投身共产主义。1930年,印度支那共产党成立时,成为首批党员。1931年,任北圻党委员会宣传委员会委员。同年4月,被法国殖民当局逮捕,判处20年徒刑,先后监禁于河内、山萝和昆仑岛等地。1936年,法国人民阵线执政时获释,回到中圻地区继续从事革命活动。1937年,当选为越共中央委员,任中圻党委书记。
1939年,黎笋任越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常委。1940年,再次被捕判10年徒刑,流放昆仑岛。1945年,越南8月革命后出狱,当选为越共中央政治局委员。抗法战争期间,任南方局书记,并直接领导第7联区(原西贡市以北地区)的抗战工作。1951年,在越共第2次代表大会上,再次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1953年,调回北方工作。1954年,日内瓦协议签署后重返南方局。1957年,调回中央工作,任中央书记处书记。1958年,接替长征,任越共中央委员会代理总书记。1960年,在越共3大上,当选为中央委员会第一书记。从职务上看,黎笋是除担任中央委员会主席的胡志明以外,最重要的越共领导人。
1969年,胡志明逝世后,越南劳动党不再设主席职务,作为越共第一书记的黎笋成为北越最高领导人。黎笋继续领导越南人民坚持进行抗美救国斗争,随后统一了越南。越南实现统一后,黎笋着手推行“印度支那联邦”计划。1976年12月,当南越并入北越之时,越共召开了第4次全国代表大会,将越南劳动党改名越南共产党,将第一书记改称总书记,黎笋当选为越共中央总书记,兼任中央军事党委书记,成为越南共产党的最高领导人。
黎笋在担任越共中央总书记期间,开始实行亲苏政策,并演变为大规模的反华。越战结束以后,黎笋要求中国归还前南越政权非法占领过的南海部分岛屿,而之前胡志明曾明确承认该区域为中国领土。在中方明确拒绝的情况下,黎笋派兵以突然袭击的方式占领了南海6个岛屿。同时,不断在中越陆地边境挑起争端,并大规模驱逐越南国内华侨华商。由此,中越之间的分歧和矛盾开始公开化。
在越战已经结束的情况下,黎笋没有将越南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放到战后重建、恢复生产上来,而是在苏联的支持下不断扩充军备。1978年12月,发动了侵略柬埔寨的战争,还仿照勃列日涅夫主义,加紧对老挝的控制,意欲将其变为“卫星国”。随着越南在中国边境的挑衅行为不断升级,中国方面最终忍无可忍,对越南实施了武装反击,中越战争爆发。从此以后,中越关系陷入低谷,实际上断绝了关系(象征性的代办级外交关系),中国官方开始将黎笋领导下的越南党和政府称为“黎笋集团”、“越南黎笋反动集团”。1979年,黎笋被授予列宁和平奖。
1986年7月10日,黎笋在河内因病去世。去世时,仍然保留着越共中央总书记的职务。此后,长征继任越共中央总书记。黎笋讲述越南社会主义革命的方法和目的,以及历史的文章,合编为《越南革命:主要问题和基本任务》一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