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邓力群
2015-10-17 10:16:36 来源:搜集编写 作者:周大荣 评论:0 点击:
邓力群,无产阶级革命家、理论家,中共思想理论宣传战线的领导人。曾任中共中央办公厅研究室主任,中央宣传部部长,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

邓力群,无产阶级革命家、理论家,中共思想理论宣传战线的领导人。曾任中共中央办公厅研究室主任,中央宣传部部长,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
邓力群,原名邓声喈,1915年11月27日出生于湖南桂东县。青少年时期,热爱祖国,勤奋好学,追求进步。1929年至1931年,在长沙兑泽中学读书,开始接受进步思想。1935年,参加革命。1936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当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6年9月,考入北京大学,历任北平学生联合会执委会委员、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总队组织部部长、中共北平东城区委干事等职。
1937年4月,邓力群奔赴延安,进入中共中央党校学习和工作,任中央党校教务处秘书、教员。1938年5月,被选派到延安马列学院,任学院教务处处长、院党总支副书记。1941年9月,调任中共中央调查研究局政治研究室政治组组长。1944年7月,任中共中央研究局材料室主任、研究员。
抗日战争胜利后,邓力群被选派前往东北。1946年2月,任中共吉北地委宣传部部长。同年4月,任中共榆树中心县委副书记兼组织部部长。1948年8月,任中共中央东北局财经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1949年7月,随刘少奇秘密访问苏联。不久,任中共中央在新疆3区的联络员,奔赴新疆工作。
新中国成立后,邓力群先后担任中共中央新疆分局常委、秘书长、宣传部部长、青委书记,新疆日报社社长,新疆省人民政府文化教育委员会主任等职。1952年10月至1958年4月,历任中共中央办公厅一办、中共中央书记处办公室组长。1955年,参与新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起草。1958年6月,任红旗杂志社常务编委、秘书长。1959年6月,任红旗杂志社副总编辑。
1961年,邓力群参加了毛泽东领导的广州调查,参与起草《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草案)》等重要文件。负责《刘少奇选集》的编辑工作,参加了《论共产党员的修养》的修改完善,参与起草《关于粮食问题的报告》、《关于市场和物价问题报告》等中央文件,为调整国民经济,克服上世纪60年代初期的经济困难作出了贡献。
在“文化大革命”中,邓力群受到严重冲击和迫害。1969年秋,被下放“五七”干校劳动。1975年7月,邓力群到国务院政治研究室工作,是负责人之一。同年7月至9月,邓力群参加了《科学院工作汇报提纲》、《关于加快工业发展的若干问题》(简称“工业二十条”)和《论全党全国各项工作的总纲》等重要文件的起草工作。
粉碎“四人帮”后,1977年6月,邓力群担任国务院财贸小组副组长。1977年11月,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1978年5月,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迅速发展成为全党和全社会广泛参与的思想解放运动。作为理论工作者和思想理论战线的重要领导干部,邓力群积极投身这场思想解放运动,撰写文章阐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思想观点。
1979年1月至1982年4月,邓力群任中共中央办公厅副主任、党委副书记兼中央办公厅研究室主任,分管中央文件起草和调查研究工作。在拨乱反正中,多次发表理论文章,正确阐释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思想政治领域、经济领域以及其他领域的调整整顿、拨乱反正提供了重要理论支持。特别是在农村改革中,积极向中央反映实际情况,领导起草中央有关重要文件,倡导推广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推动农村改革进程中发挥了积极作用。1981年1月至1987年9月,邓力群任中共中央书记处研究室主任,参与组织起草《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决议》的通过,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指导思想上完成了拨乱反正的历史任务,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
1982年4月至1985年7月,邓力群任中共中央宣传部部长。1982年9月至1987年10月,任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分管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邓力群积极宣传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组织选编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参与选编《邓小平文选(1975-1982年)》。1990年以后,任中央党史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组建当代中国研究所,主持编撰《当代中国》丛书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稿》。
邓力群是第3届、第5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共第12届中央委员,中共第13届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1987年10月,退出领导岗位后,仍然关心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
2015年2月10日,邓力群在北京因病去世,享年100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