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国始祖国君唐叔虞
2016-01-30 14:01:35 来源:搜集编写 作者:周大荣 评论:0 点击:
唐叔虞,中国古代政治家,春秋时期晋国始祖国君。周朝把唐封给了叔虞,所以史称唐叔虞,国名唐国。其子燮继位后,迁都于晋水之旁,改国名为晋。

唐叔虞,中国古代政治家,春秋时期晋国始祖国君。周朝把唐封给了叔虞,所以史称唐叔虞,国名唐国。其子燮继位后,迁都于晋水之旁,改国名为晋。
唐叔虞,姓姬,名虞,字子于,本名姬叔虞,出生于西周都城镐京王族家庭,是周武王的幼子,周成王姬诵的同母弟弟,母亲是王后邑姜。周武王死后,周成王年幼继位,由武王的弟弟周公旦摄政。
公元前1033 年,根据西周“封邦建国”的分封制度,周公旦灭唐(今山西翼城西部)后,周成王把唐封给了叔虞,所以史称唐叔虞,国名唐国。唐叔虞治唐期间,兴办水利,发展农牧业生产,政绩斐然,使唐国民众逐渐过上了安定的生活,四周戎狄部落先后归附,疆土不断扩大,威望日隆。
唐叔虞主治唐国,取得成功并能传之久远,关键在于执行了“启以夏正,疆以戎索”的正确施政方针。在治理唐国30余年之后,唐叔虞去世,其子燮(燮父)继位。
周康王9年,燮迁都于晋水之旁,改国名为晋,是为晋侯燮。晋侯燮的后代又迁都新田(今山西侯马市西)等地,但国名依旧称晋。唐叔虞即是周朝晋国始祖国君。
自唐叔虞之后,父子相继,历经晋侯燮、晋武侯、晋成侯、晋厉侯、晋靖侯,这几代记载缺失,没有年代和史事可据。公元前842年(靖侯17年、周厉王37年)周都“国人”暴动,周厉王逃奔于彘(今山西霍州市)。公元前841年,开始了“共和行政”,称共和元年,这是中国有明确纪年的开始,也是晋国有确切纪年的开始。唐叔虞立国的晋国传承27代,经历600多年,直到公元前403年才被魏、赵、韩3国取而代之。
后人为了奉祀唐叔虞,在晋水源头建立了祠宇,称唐叔虞祠,又叫做晋祠。在漫长的岁月中,晋祠经过多次修建和扩建,面貌不断改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