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成功网官方网站! 热烈欢迎读者注册会员并登录在线投稿

登录 | 注册

人物、时空之星、名门世家、成功规律、时间运筹、投资理财、童星闪闪、爱情婚姻、健康长寿、文学集粹、为成功人士立传、为普通家庭写史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学集粹 > 散文随感 > 列表

晚清张謇创办实业的成与败

2017-05-06 12:12:20 来源:搜集编写 作者:周大荣 评论:0 点击:
张謇硬是从无到有创办了一个庞大的纺织帝国,兴盛时年利润达到千万两白银之巨。实体经济最怕的就是经济危机,张謇遇到了经济危机,最后导致企业破产。
      张謇,晚清状元、实业家、富豪。出生于江苏省海门市长乐镇,1868年考中秀才。随后,经过长时间的科考煎熬,直到1892年,张謇42岁时才考中状元。就在考中状元不久,父亲因病去逝,只能在家守孝3年。
      1895年夏天,在晚清洋务运动的大潮中,守孝期满的张謇提出:“富民强国之本实在于工”。这年12月,湖广总督张之洞委任张謇“总理通海一带商务”,并授意在南通筹办纱厂。当时西方各国忙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给纺织市场留下了一个巨大空间。纺织这种人力资源密集型的工业,正是中国的强项。
      张謇把大生纱厂放在了天然港码头唐闸,通扬运河经此而过,离南通仅6公里。当时南通、海门和崇明盛产棉花,周边农户世代有纺纱织布的传统。20多年后的唐闸,充分反映了张謇选址的睿智。当年在国外发行的世界地图上,中国很多大城市都没有标出,而唐家闸3个字却赫然在列。
      张謇在工厂开机之前,就执笔《厂约》、拟定章程,对个人职责、奖罚措施、利润分配方式等都做了具体规定。除《厂约》之外,还有25个章程,规矩多达195条。这在当时,可谓自办企业章程的最高水准。
      创办纱厂的成功,除了天时地利人和,更离不开制度创新与眼光。“一个人办一县事,要有一省之眼光;办一省事,要有一国之眼光;办一国事,要有世界之眼光。”张謇视野十分开阔,股份制企业这个现代名词,已经在张謇的手中玩得很转。
      大生一厂建立的第一年便产生赢利,大生二厂筹备时,便开始利用募集股权的形式筹集资金,很轻松地就收足了80万两股本。“大生纺织股份有限公司”在商部注册,并且取得了“百里之内二十年不准别家设立纺厂”的专利权。张謇硬是从无到有创办了一个庞大的纺织帝国,兴盛时年利润达到千万两白银之巨。1920~1921年,大生股票行情是上海报纸每日必登的重要新闻,大生股票是当时市场上最抢手的股票之一。
      实体经济最怕的就是经济危机,张謇遇到了经济危机。1922年,棉纺织业危机,张謇的工厂出现大幅亏损。放在今天可能咬咬牙就坚持过去了,但是民国初年,一没有政府扶持,二没有金融机构支援,再加上之前冒进的多元化经营,大生纱厂的资金链很快面临断裂,逼得张謇出国借钱。远水难解近渴,直到张謇去世,仍没有看到自己的生意出现转机。
      根据史料记载,张謇犯的商业错误,有些现在看来是很低级的错误,有些却是现代人常犯的错误。大生纱厂从未将折旧计入成本,只是把折旧和公积金一起入账,进入周转资金中,企业一直没有保险和折旧提存。这样做的结果,企业的利润自然会增加很多,大生纱厂却一向获利全分,即使在筹办期间,仍然年年动用股本来支付分红。
      这些做法,在今天看来几乎不可思议,企业的资金链因此十分紧张,抗风险能力自然不高。在股份制企业刚兴起时,整个商界的经验就是如此不足。张謇的多元化和冒进,是现代商人常犯的错误。投资扩张过多,大生二厂、三厂、八厂都是在资本根基不稳固的情况下匆忙上马的。大生内部一些人,看到通海垦牧公司有了厚利,纷纷组建盐垦公司,投资额在2000万元以上。这些公司都是张謇在过问,加上用人不当,急于求成,盐垦公司几乎都是失败的,最后导致张謇企业破产,留下了深刻的教训。




 

成功网 2018 www.cgw1.com@ 版权所有 备案号:鄂ICP备2021007785号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