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战略科学家黄大年
2017-10-21 10:15:18 来源:搜集编写 作者:周大荣 评论:0 点击:
黄大年,中国科学家、国际知名战略科学家、国家千人计划入选专家。曾任吉林大学教授、吉林大学新兴交叉学科学部长。被中共中央宣传部追授时代楷模荣誉称号。
黄大年,中国科学家、国际知名战略科学家、国家千人计划入选专家。曾任吉林大学教授、吉林大学新兴交叉学科学部长。被中共中央宣传部追授时代楷模荣誉称号。
黄大年,1958年8月28日出生在广西南宁市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父亲母亲是广西地质学校的教师。童年时光,是在父母用心的教育和陪伴中度过的。17岁时,考到地质队工作,成为一名物探操作员,开始接触地球物理领域。
1977年底,中国恢复高考后,黄大年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长春地质学院(现吉林大学)应用地球物理系学习。1981年12月,获学士学位并留校任教。黄大年在给同学的毕业赠言中写道:振兴中华,乃我辈之责。1983至1986年,继续在长春地质学院应用地球物理系攻读硕士学位。1986年,硕士毕业后,继续留在长春地质学院任教,后来破格晋升为副教授。
1992年,黄大年得到了全国仅有的30个公派出国名额之一,被选送到英国攻读博士,师从国际地球物理学大师、英国皇家科学院院士古宾斯教授。4年后,以专业排名第一的成绩从英国利兹大学博士毕业后,回国继续任教。不久,再次来到英国,从事针对水下隐伏目标和深水油气的高精度探测技术研究工作,成为从事该行业高科技敏感技术研究的少数华人之一。
黄大年作为英国剑桥ARKeX地球物理公司的研发部主任,带领一支包括外国院士在内的300人团队,实现了在海洋和陆地复杂环境下通过快速移动方式,实施对地穿透式精确探测的技术突破,是世界地球物理领域颇有影响力的科学家。妻子在英国开了两家诊所,女儿在英国上大学。
2004年3月,父亲突然病重,进入弥留之际。黄大年正在1000多米的大洋深处进行“重力梯度仪”军用转民用领域的技术攻关。如果不是英国导师极力推荐,美方不会让一个中国科学家参与其中。黄大年把眼泪咽到肚子里,坚持做完试验回到陆地时,父亲已入土为安。
2009年12月24日,黄大年放弃海外高薪,作为国家千人计划特聘专家回到祖国。6天后,与母校吉林大学正式签订全职教授合同,成为东北第一个引进的千人计划专家。回到祖国后,没日没夜地工作,带领400多名科学家创造了多项中国第一,为中国“巡天探地潜海”填补了多项技术空白。黄大年带领的研发团队被同行公认为国际上最优秀的研发团队之一,在移动探测技术行业内,长期被作为跟踪和赶超的主要对象。
黄大年作为战略科学家、国家863计划资源环境技术领域主题专家,为国家设计、跟踪和管理资源环境领域863计划项目,并以首席科学家身份主持多项重大科研项目。负责的“深部探测技术关键仪器装备研制与实验”项目实现重大突破,主持和参加完成的科研成果入选“2011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2012年度中国地质科学院十大科技进展特别进展”、“2013年度中国地质学会十大地质科技进展”。研究成果入选国家十二五科技创新成就展,与多位著名科学家并列上榜。曾任第7届教育部科技地理学与资源环境学部副主任委员。
2017年1月8日,黄大年在长春市因病不幸逝世,享年仅58岁。1月13日上午9时,长春市殡仪馆西辰厅内庄严肃穆,来自社会各界近800人在这里送别黄大年。
黄大年曾获得中华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中国侨界贡献奖,是吉林省劳动模范、长春市劳动模范、吉林大学三育人标兵。2017年4月28日,被教育部追授全国优秀教师荣誉称号。同年5月26日,中共中央宣传部追授黄大年时代楷模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