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晚清历史学家王颂蔚
2019-11-02 09:18:28 来源:搜集编写 作者:周大荣 评论:0 点击:
王颂蔚,中国晚清历史学家、文学家、进士,任朝廷三品官,是教育大师蔡元培参加会试时的恩师。著有《古书经眼录》、《写礼庼杂著》、《明史考证捃逸》等书籍。
王颂蔚,中国晚清历史学家、文学家、进士,任朝廷三品官,是教育大师蔡元培参加会试时的恩师。著有《古书经眼录》、《写礼庼杂著》、《明史考证捃逸》等书籍。
王颂蔚,原名叔炳,字芾卿,号蒿隐,1848年出生于江苏省长洲(今苏州市) 一个世家望族家庭,祖上原本是当地商帮的一支重要力量,后来在科举考试中谋取出路。明朝中期,王家出了一个历经三朝、官至内阁大学士的王鏊,王颂蔚是王鏊第十三世孙。
王颂蔚早年就读于苏州正谊书院(草桥中学的前身),师从著名学者冯桂芬。20岁时,由冯桂芬聘请修撰《苏州府志》,与叶、管、翟氏校定《铁琴铜剑楼书目》。随后,撰写《周礼义疏》及《明史考证捃逸》若干卷,与叶昌炽、袁宝璜合称苏州三才子。其妻谢长达是著名的苏州女权运动先驱、教育家。
1880年(清朝光绪6年)庚辰,王颂蔚进京参考,考中进士,改庶吉士继续进修,从散馆改任户部主事,不久任军机处章京。王颂蔚每当看到有耿直忠诚的为官事迹,都手抄笔录。朝廷考核录用御史,参加考试,且获得第一名。想不到军机处因其工作出色,业务熟练,上奏不能放任而未成,但耿言敢说之志不衰。在朝廷任三品官,撰写了弹劾安徽巡抚阿克达春贪污黩职、在购买北洋海军军舰时浮报冒领价款一案的上奏文稿。
1890年,现代教育家蔡元培在北京参加会试,考官就是王颂蔚。因此高叔平在《蔡元培年谱》中有如下记载:1890年,蔡元培参加“会试时,属考官王颂蔚(蒿隐)之房。首场不类八股文,王奇之。及二、三场卷,则引经据典,渊博异常。遂合三场试卷,盛为延誉,郑重推荐。”1892年春,蔡元培再次“去北京,补复试,在保和殿应殿试,被取为第二甲第三十四名进士,被点名为翰林院庶吉士。”
1894年,中日爆发甲午战争,中国失败以后,割地赔款,王颂蔚深为悲愤,抑郁寡欢,精神上受到巨大刺激。1895年8月,王颂蔚在北京因病去世,终年仅48岁。生前藏书丰富,宋本如《老子》、《文中子》、《白虎通义》、《老子纂图互注》等,还有明代名人尺牍数百扎。其藏书在晚年被富商盛宣怀购藏。著有《古书经眼录》、《写礼庼杂著》、《写礼庼读碑记》、《写礼庼遗著》、《明史考证捃逸》、《写礼庼遗词》、《写礼庼文集》等。
王颂蔚的妻子谢长达是一位了不起的女性,王颂蔚去世以后,带着子女从北京返回家乡江苏苏州市,在苏州成立放足会,自任总理,亲订章程,成为清朝末年女权活动的代表人物。后来,又在苏州创办振华女学,邀请章炳麟、蔡元培、李根源、叶楚伧等人担任校董。谢长达是振兴女子教育最早的先锋。
王颂蔚和谢长达的子女都很出色:长子王季烈是光绪年间进士,曾任学部专门司郎中兼京师译学馆监督、商务印书馆编辑、钦定资政院议员等职。王季烈的主要成就在翻译科学著作方面,曾与傅兰雅合作翻译了介绍X射线特点及其应用的《通物电光》,重新编写了日本人翻译的大学教科书《物理学》,主持出版了中、英、日3种文字对照的《物理学语汇》。
王颂蔚和谢长达的次子王季同早年在京师同文馆就读时就对数学产生浓厚兴趣,并有专著问世。1902年,蔡元培在上海创办“爱国女学”和《俄事警闻》,王季同曾参与其事。后来蔡元培担任中央研究院院长,王季同被聘请担任筹备委员和工程研究所专任研究员。晚年醉心于佛学研究,撰写《佛法与科学的比较研究》一书。尤其是王季同长大成人的7个子女,竟然全都成为了中国最缺乏的理工和西医方面的专家学者教授,其中2人成为了中国科学院院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