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成功网官方网站! 热烈欢迎读者注册会员并登录在线投稿

登录 | 注册

人物、时空之星、名门世家、成功规律、时间运筹、投资理财、童星闪闪、爱情婚姻、健康长寿、文学集粹、为成功人士立传、为普通家庭写史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时空之星 > 中国 > 列表

中国女金属物理学家何怡贞

2022-02-12 09:35:30 来源:搜集编写 作者:周大荣 评论:0 点击:
何怡贞,中国女金属物理学家、博士学位、大学教授、中科院研究员。1952年10月,何怡贞和葛庭燧夫妇来到辽宁沈阳,参与筹建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何怡贞,中国女金属物理学家、博士学位、大学教授、中科院研究员。1952年10月,何怡贞和葛庭燧夫妇来到辽宁沈阳,参与筹建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何怡贞,1910年出生于北京一个名门望族家庭,祖籍山西省灵石县两渡镇,父亲何澄是中国同盟会成员,当过保定军官学校教官、沧石铁路筹备局局长、国民党中央监察院监察委员等;母亲王季山是物理学翻译家。何怡贞是何家长女,下有7个弟妹,其中妹妹何泽慧是女物理学家、中科院院士。从小接受新式教育,1926年毕业于外婆谢长达创办的苏州振华女校,1930年毕业于金陵女子文理学院数理系。
      1931年,何怡贞大学毕业后赴美留学。1933年,获得美国马萨诸塞州蒙脱霍育克学院物理化学硕士学位。1937年,获得美国密歇根大学物理系哲学博士学位。学成回国后,曾任燕京大学、东吴大学讲师,结识了丈夫葛庭燧。1941年7月,葛庭燧和何怡贞在上海举行了婚礼。婚后一个月,何怡贞夫妇又赴美深造,何怡贞先后在马萨诸塞州艾满司脱学院、芝加哥大学从事教学和研究工作,最早标定发表了从可见光到紫外线的钇的光谱线。
      1949年11月,葛庭燧、何怡贞夫妇放弃美国优厚的生活待遇,带着儿女,从旧金山乘船转道香港回到了祖国。何怡贞回到中国北京后,任燕京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固体物理研究所研究员,与胞妹何泽慧、何泽瑛享有科坛“何氏三姐妹”之誉。
      1952年10月,何怡贞和葛庭燧夫妇响应国家建设东北重工业基地的号召,举家来到辽宁沈阳市,参与筹建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何怡贞把自己丰富的光谱学知识应用于钢铁工业上的合金钢和炉渣分析,不但填补了光谱分析的空白,还培养了一批化学分析的骨干。撰写了《十年来的中国科学——物理学》中的《光谱学》部份。1956年,写出的两篇论文“钢的组织结构对光谱化学分析的影响”、“杯形电极溶液电弧法用于平炉渣的光谱分析”,在荷兰举办的第6届国际光谱学会议上宣读论文,受到了国际同行的好评。
      20世纪70年代中期,何怡贞根据国际上学术研究的发展态势,在中国最早开拓了非晶态物理及金属玻璃研究领域。带领助手和学生们在金属玻璃的力学性能和结构的稳定性研究上做了大量工作,在国际上率先测定了金属玻璃与晶化有关的完整的内耗峰和晶化的内耗行为,并发现了与金属玻璃转变相关的新型内耗峰,发表了代表性论文“等温实效对金属玻璃Pd80Si20Tg附近内耗峰的影响”和“金属玻璃Tg附近的一种新型内耗峰”。这一重大成果,荣获中国科学院1988年科技进步二等奖。几年后,在低能位错组态的电镜观测、非晶态合金在玻璃转变附近的物性及微构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荣获1995年、1996年中科院自然科学三等奖。
      1982年,何怡贞来到中科院合肥分院所在地科学岛,参加筹建固体物理研究所,先后担任了金属玻璃研究室主任和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常务副主任、主任,领导的关于机械混合非晶化的研究取得了重要进展,为非晶合金的应用开辟了广阔前景。何怡贞丈夫葛庭燧,是中国著名金属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2008年7月31日,女金属物理学家何怡贞在沈阳仙逝,享年98岁。





相关热词搜索:中国 物理学家 何怡贞
上一篇:中国伟大政治家邓小平
下一篇:最后一页
成功网 2018 www.cgw1.com@ 版权所有 备案号:鄂ICP备2021007785号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