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克斯•哈里森1908年3月5日出生于英格兰兰开夏郡的海顿,他的父亲是钢铁公司的老板、著名的股票经纪人,母亲是19世纪演员埃德蒙基恩的后裔,哈里森早年就读于利物浦大学,16岁时加入利物浦轮回剧目剧团,并首次随团登台演出《街上30分钟》。
大学毕业后,哈里森继承了父亲的产业。他一边经营钢铁,一边随剧团巡回演出。1930年,他第一次登上伦敦舞台,主演《使乔治结婚》一剧。同年,又拍摄了首部电影《大玩家》。从此,他便影视两栖交替演出。
1936年,哈里森前往美国,百老汇演出了《甜芦荟》,引起美国观众极大的兴趣。翌年,在伦敦演的《不掉眼泪的法国人》中,他又崭露头角。英国影坛大师科尔达十分欣赏哈里森潇洒幽默的表演风格,在《大玩家》后,又邀请他与费雯丽联合主演《茶杯里的暴风雨》。哈里森的早期电影还包括《人非圣贤》、《夜行列车》(1940年)、《巴巴拉少校》(1941年)、《快乐精神》(1944年)等。
第二次世界大战暴发后,哈里森弃艺从戎,参加了英国皇家空军,成为一名飞行员,由于骁勇善战,曾被授予上尉军衔。战后,他重返影坛,短短几年时间里推出了近十部佳作,如,英国电影《雷克进展》、好莱坞影片《安娜与暹逻王》、《魔鬼与米尔夫人》。他获得奥斯卡提名。
1983年,哈里森已年过70,可他仍活跃在舞台上。他说,我热爱表演事业,离开舞台会使我失去理智。那一年,为了演好《心房》中那个船长的形象,他生平头一次蓄起了胡子。第二年,他与克劳德•科尔伯特联袂主演《难道我们不是一切吗?》。1988年,他又在《令人佩服的克莱顿》中担?,饰年轻苏格兰诗人与冒险家克莱顿。科尔伯特说道:“在银幕上,我们能够找出许多出类拔萃的演员,没有几个人可与哈里森相比。在喜剧才能方面,他的幽默机智、吸引力与可观性让人得五体投地”。
在他逝世前一个星期,哈里森还在舞台上演出,真是生命不息,演义不止!
1989年,哈里森荣获英国女皇授予的爵士勋衔。他的成功的秘诀就是:无论演义或生活都不是一帆风顺的,成功的奥秘实际上是永不自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