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成功网官方网站! 热烈欢迎读者注册会员并登录在线投稿

登录 | 注册

人物、时空之星、名门世家、成功规律、时间运筹、投资理财、童星闪闪、爱情婚姻、健康长寿、文学集粹、为成功人士立传、为普通家庭写史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时空之星 > 其他 > 列表

中国第一位“电影皇后”——胡蝶

2010-10-23 20:05:18 来源: 作者:只在昨天 评论:0 点击:
1908年3月23日,光绪三十四年旧历二月廿一日,一个女孩子降生在上海提篮桥怡和码头附近的一间民房里。谁也不会想到,这个女孩子,25年后,被千万的影迷封为“电影皇后”。

1)简介
  胡蝶(1908—1989)女演员。汉族。原名胡瑞华,乳名胡宝娟。祖籍广东鹤山沙坪坡山水寨村,祖先是宋代的南雄珠玑巷移民,胡蝶1908年3月23日生于上海。幼年跟随在京奉铁路任总稽查的父亲迁居天津、营口、北京等地。1967年息影,定居加拿大,与儿子、儿媳生活在一起,享受天伦之乐,直到1989年4月23日在加拿大病逝,终年81岁。她留下的最后一句话是:“蝴蝶要飞走了。”

(2)生平
  她从小即对表演感兴趣,16岁的胡瑞华随父亲从广州刚迁回上海,就看到了中华电影学校的招生广告,她毫不犹豫地决定报考这所学校。那时,从事演艺的人都习惯于给自己取一个响亮的名字,人们称之为艺名。胡瑞华这时想到自己也应该有一个响亮的名字。取一个什么样的艺名呢?开始她给自己取名“胡琴”,但仔细一想,胡琴只不过是一个被人整天拉来拉去的东西,这个名字不合适。正在为难之际,正好一只漂亮的花蝴蝶从窗外飞过,胡瑞华顿时灵感突发,决定将“蝴蝶”作为自己的艺名,蝴蝶既漂亮又可爱,它每天自由自在地翻飞于花丛之中,“既悠闲,又雅致”。而且,“蝴蝶”的“蝴”字“虫”旁去掉,就是自己的姓,实在太巧合了。当即就以“胡蝶”的名字报考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所电影学校——中华电影学校。
    毕业后与影星林雪怀相爱,终至订婚。后胡蝶成为家喻户晓的明星而林雪怀的生意却困顿不堪终至放纵堕落,胡蝶无奈,走上法庭,解除了婚约。后胡蝶去北平拍外景,被日本特务阴谋诬陷,说她在“九·一八”之夜和张学良跳舞而被报纸中伤为“红颜祸水”。此时洋行职员潘有声深爱着胡蝶,在胡蝶荣登影后之后,两人终成眷属。
    抗战爆发,胡蝶一家避居香港。香港沧陷,日本侵略军为了掩盖他们的侵略行径,极力拉拢一些在香港的文艺界知名人士。胡蝶就是他们力图笼络的一个。他们邀请胡蝶拍摄一部名为游记性质的风景片《胡蝶游东京》。胡蝶感到这是一个原则问题,拍了该片无疑属汉奸行为,为国人所不容。于是她一方面敷衍拖宕;一方面计划逃离香港。经多方联络,他们一家终于经过一整天的步行,到达广东省的惠阳,在韶关住了一年多,又经桂林到达大后方重庆。后偶遇戴笠,戴笠一见钟情,竟使胡蝶潘有声咫尺天涯,胡蝶被幽禁,被迫和戴笠同居。戴笠一心想和胡蝶结婚,却没想到抗战胜利后却因飞机失事死于非命。胡蝶重新和潘有声相聚,后来全家移居香港。

胡蝶一生有过两次婚姻。1935年11月,与上海有名的实业家潘有声结婚,这是她人生的第一次婚姻。潘有声,原籍福建蒲田,先后任礼和洋行、德兴洋行总经理。1937年抗战爆发,胡蝶随丈夫潘有声迁居香港。1949年,丈夫潘有声因他所经营的纱厂倒闭,从此一病不起,不久撒手人寰。婚后,他们有一子一女。丈夫潘有声去世,使胡蝶的生活失去了欢乐,有的只是寂寞和失去亲人的痛苦。胡蝶自此息影整整10年之久,为了从痛苦中挣扎出来,胡蝶退出影坛,专心抚育儿女,直到他们成人。1959年,她重新走上影坛,在台湾、香港等地先后主演了《街童》、《两个女性》、《后门》等片。其中《后门》一片于1966年在日本举行的第7届亚洲电影节上获得最佳影片奖——金禾奖,胡蝶获最佳女主角奖。从此,62岁的胡蝶登上了“亚洲影后”的宝座。1966年,正当她在台湾拍摄喜剧片《明月几时圆》时,60岁的胡蝶认识了台湾54岁的地产商宋坤芳,该片拍完后,他们便结为夫妻。宋坤芳是一位胡蝶的崇拜者,当初胡蝶初涉影坛时,宋坤芳便将她奉为偶像,凡是胡蝶演的片子,他总要想方设法地看到,甚至还要反复观看多遍。几十年后,宋坤芳终于和自己仰慕已久的胡蝶结为夫妻。婚后他们夫妻生活十分恩爱。1975年,宋坤芳病逝。不过,她的第二次婚姻没有子女。

(3)表演生涯
  她的表演生涯一直从二十年代末延续到六十年代。然而,她最辉煌的时期是在三、四十年代。三十年代初,她主演了中国第一部有声片《歌女红牡丹》,她把一个忍受丈夫虐待与压榨而毫无反抗、心地善良又有几分愚昧的女性刻画得相当成功。在第一部左翼电影《狂流》中,她塑造的秀娟不但富有反抗精神,而且内心世界十分丰富,受到好评。她主演的《姐妹花》是她表演艺术的高峰。在影片中,她一人饰演有着不同生活道路的双胞胎姐妹大宝、二宝,把两个身份悬殊、性格各异的女性刻画得非常成功。这部影片三十年代在国内打破国产影片有史以来上座率的最高纪录,后来到东南亚、日本、西欧诸国演出,也大获好评。胡蝶饰演过娘姨、慈母、女教师、女演员、娼妓、舞女、阔小姐、劳动妇女、工厂女工等多种角色,她的气质富丽华贵、雅致脱俗,表演上温良敦厚、娇美风雅,一度被观众评为“电影皇后”。胡蝶横跨默片和有声片两个时代,成为三、四十年代我国最优秀的演员之一。

(4)出演影片
    1924年回上海,入上海中华电影学校第一期演员训练班,结业后参加无声片《战功》的拍摄。后相继在友联、天一等影片公司主演《秋扇怨》、《梁祝痛史》、《铁扇公主》等二十余部古装片。1928年入明星影片公司,曾主演《白云塔》、《火烧红莲寺》、《啼笑姻缘》、《空谷兰》等影片。后主演中国第一部蜡盘配音片《歌女红牡丹》,以及《狂流》、《脂粉市场》、《盐潮》等左翼影片。1933年在有声片《姊妹花》中兼饰一对性格迥异的孪生姐妹。1935年参加中国电影代表团出席莫斯科国际电影展览会,并随团赴德、法、英、意等国电影界考察。“八一三事变”后去香港,主演《胭脂泪》、《绝代佳人》等影片。后至重庆居住。抗战胜利后复去香港,一度经商,并曾主演《某夫人》、《青春梦》、《明月几时圆》等影片。
   1925:战功、秋扇怨
   1926:夫妻之秘密、电影女明星、梁祝痛史、义妖白蛇传(第一、二集)、珍珠塔(上下集)盂姜女、孙行者大战金钱豹
   1927:白蛇传(第三集)、女律师、新茶花、铁扇公主、蒋老五殉情记
   1928:大侠复仇记(前后集)、女侦探离婚、白云塔、血泪黄花
   1928—1931:火烧红莲寺(三至十八集)
   1929:富人的生活、爱人的血、爸爸爱妈妈
   1930:桃花湖(前后集)、碎琴搂
   1931:歌女红牡丹、如此天堂(前后集)、红泪影、三箭之爱、铁血青年、银星幸运
   1932:落霞孤鹜、战地历险记、自由之花、啼笑姻缘
   1933:满江红、狂流、脂粉市场、盐潮、姊妹花、春水情波
   1934:三姐妹、路柳墙花、麦夫人、女儿经、美人心、再生花、空谷兰
   1935:夜来香、兄弟行、劫后桃花
   1936:女权
   1937:永远的微笑
   1938:胭脂泪
   1940:绝代佳人
   1941:孔雀东南飞  家
   1947:春之梦、某夫人
   1953:青春梦
   1959:两代女性、后门、苦儿流浪记、街童
   1966:孤儿奇遇记、塔里的女人、明月几时圆

(5)荣誉
  1960年《后门》一片获第七届亚洲电影节最佳影片金禾奖,胡蝶获最佳女主角奖,同年此片获得日本文部大臣的特别最佳影片奖。
   1986年获得台湾电影金马奖特别奖。1995年在纪念世界电影诞生100周年,中国电影90年中获中国电影世纪奖:女演员奖。
    胡蝶从影近半个世纪,主演了百余部影片。她在影片中的出色表演为她赢得了30年代初“电影皇后”的美称,是中国早期的著名电影表演艺术家。
                                                                     


 

成功网 2018 www.cgw1.com@ 版权所有 备案号:鄂ICP备2021007785号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