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成功网官方网站! 热烈欢迎读者注册会员并登录在线投稿

登录 | 注册

人物、时空之星、名门世家、成功规律、时间运筹、投资理财、童星闪闪、爱情婚姻、健康长寿、文学集粹、为成功人士立传、为普通家庭写史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时空之星 > 其他 > 列表

农史学科奠基人石声汉

2010-12-01 13:11:46 来源:搜集整理 作者:天马王 评论:0 点击:
石声汉考取了第一届中央庚款留英公费生,入伦敦大学理学院植物生理研究班学习。他是中国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中国哺乳类动物最早的科学工作者之一。

石声汉,湖南湘潭人,19071119日出生于云南省昆明市一个小职员家庭。7岁入长沙楚怡小学读书,1920年插班考人长沙明德中学。1925年,当五卅爱国反帝运动的浪潮波及武汉时,他出于爱国热情,在汉口英租界散发传单时被捕。1927一二政变后,武汉笼罩在一片白色怖之中。石声汉被武昌高师开除学籍。
   
192711月,他经广州中山大学生物系主任辛树帜的绍,前往中山大学任助理员,同时补修在武昌高师生物系未完的课程。1928年,他参加了由辛树帜主持的广西大瑶山物采集队工作。在采集队,他除参加采集和制作动植物标本外,还进行广西大瑶山哺乳类和爬虫类动物的研究。他还亲自到瑶民家庭,学习瑶语,记录瑶歌及民俗,并以日记形式出版了《瑶山采集记》一书。这本书翔实地记载了采集队的研究工作和生活,生动地反映了瑶山地区的自然风貌,瑶族的民情民俗。《采集记》文辞精美、朴实,受到当时中山大学校长朱家骅的推崇。以后又发表了中国哺乳类学及大瑶山爬虫类(主要记载蛇类)论文多篇。他是中国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中国哺乳类动物最早的科学工作者之一。

193311月,石声汉考取了第一届中央庚款留英公费生,入伦敦大学理学院植物生理研究班学习。在英国的3年里,他在著名植物生理学家布莱克曼的指导下,主要学习与研究植物生理学,其间曾到英罗森士达农事试验场作实验工作。他在英植物年报发表有《缺钾与其它金属离子对于大麦生长及含水量影响之间的关系》、《植物营养的生理研究——钾及其它营养元素与大麦叶片含水量的关系》等论文。19364月,获伦敦大学植物生理哲学博士及理工学院的学侣荣誉证书。他还在伦敦天产博物馆图书馆,翻译了英文版的《中国植物学文献评论》一书。

诗书少年

19367月,石声汉回国。当时他的志愿是植树造林,遏止戈壁沙漠的蚕食进逼。他一到南京,便谢绝了国内一些著名大学的聘请,满怀激情风尘仆仆地来到陕西武功一所刚成立的西北农林专科学校(西北农业大学前身),愿以自己多年所学在这里实现自己的宿愿。1937七事变后,西北一带物资供应极其困难,实验研究工作无法进行,一年半后他怀着惆怅的心情离开了这所学校。

19418月,他应邀担任迁移到四川乐山的武汉大学生物系教授,在武大他连续任教将近10年,主讲植物生理学,开过第二外国语德文课,还讲授过动物生理学、中国文学。其间他还兼任黄海化工研究社研究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1年春他受西北农学院辛树帜院长之邀,又回到陕西武功。在这里他除了承担植物生理学的教学外,还担任植物生理学及生物化学教研组的领导工作及研究生培养的任务。此外,他还参加了西北农学院农史小组的工作。这时,他的气喘病稍有好转,而心脏衰弱严重。但他不顾身体,常常备课至深夜。有人隔窗探望时,发现他在灯下用火柴棍摆着各种图形,不禁生疑。后来得知,这是他在准备生物化学的教学。此事传出后,学生们无不感动。

结缘农史

中国农业历史悠久,积累了极其丰富和宝贵的农业科学遗产。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毛泽东主席发出整理研究祖国医学农学遗产,把它发扬光大起来,为广大人民的幸福生活服务的号召,祖国农业科学遗产的整理和研究出现了新的局面。

建国之初,西北农学院成立了农史小组。当时,夏纬英、石声汉、鄷裕恒等都是农史小组的成员。他们注释《吕氏春秋》、《管子》中有关农业的内容,还进行《齐民要术》注释的准备。从此开始,石声汉在教学中又与古农史研究结下了不解之缘,并把主要精力致力于这方面的工作。

《农政全书》

在《齐民要术》的整理中,石声汉对中国古代农书进行了广泛研究和科学评价。他对中国自战国至清代中叶2000年来的各个时代具有代表性的农书的渊源发展,在记载农业生产科学知识上演进的历史过程,都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在这个基础上,他极具创见地在中国农史学界首次编制了《中国农书系统图》及《中国古代重要农书内容演进表》。列入图表中具有代表性的中国古代农书约20种,其中主要农书有7种。从系统图和演进表不仅可以看出主要农书的著作年代和主要内容,而且突出地反映出它们之间的主次和继承关系。这个图与表,总结了中国古代典籍中有关农业的记载和农书内容演变的源流,成为进行祖国古代农业科学遗产整理与研究的科学指南。

硕星早殒

1966年,正当《农政全书校注》完稿的时候,文化大革命开始了。石声汉也受到极大的冲击和伤害。在极度艰难的环境中,他依然相信自己从事的工作是为了弘扬祖国古代优秀的文化遗产,是符合党和政府的要求的,有益于国家民族,有益于人民群众。他认为,研究古代农书,不只是为了更好地了解今天农业所根据的优良传统,更重要的还在于溯往知来为提高农业生产寻求更广阔的道路。因此,在那样的逆境中,他出入意外地处之泰然。当时,学校的古农学研究室被关闭,他的全部书籍也被查封。在那些失去工作条件的日子里,在极度的苦闷困惑之中,他偶然在家里拣起一部查封时遗漏下来的书——《焦氏易林》。于是,在每天频繁地进行检讨、接受批判、参加劳动之余,在晚上家人人睡的时候,他对这部汉代讲音韵的名著又认真仔细地阅读研究起来。他在当时居住的破旧的小土屋内,忘其苦,忘其病,晨窗夜灯,展卷濡毫,用他那从不停歇过的笔,又写出了20多万字的研究笔记。当看到他留下来的那一页页布满端正瘦劲的楷书笔迹,人们无不为他勤奋苦读、钻研祖国文化遗产的精神和惊人的毅力所感动。

1971628日,他因胰腺癌去世,时年64岁。

相关热词搜索:农史 学科 奠基
上一篇:法国总统夫人布吕尼
下一篇:戏曲艺术大师萧长华
成功网 2018 www.cgw1.com@ 版权所有 备案号:鄂ICP备2021007785号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