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岳,1896年12月27日出生于广东韶关市乐昌县九峰镇小坪石村。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6期毕业,回粤后曾任孙中山警卫团第1营营长。
1922年陈炯明叛乱期间,薛岳曾保护宋庆龄脱险。北伐初期任第1军第1师师长。
1927年蒋介石清党,薛岳改投李济深第4军,指挥镇压南昌暴动后南下潮汕的共产党,之后多次参与第4军的反蒋战争。1933年5月,薛岳被蒋介石征召,担任第5军军长参加对中央苏区的第5次围剿,从此薛岳平步青云,进入军事生涯中的辉煌时期。10月,他到达南昌,先后任北路军第3路军副总指挥兼第7纵队司令和第1路军代总指挥兼第7纵队司令。次年1月,升任第6路军总指挥。4月,薛岳指挥第6路军先后攻占赣南韶源、上冈、寿华山、兴国、古龙冈,给红军造成了很大损失。10月,又进占石城,直逼瑞金。在连战失利、各路敌军又大兵压境的不利形势下,中央红军被迫作战略转移,开始了二万五千里长征。
1937年8月13日,淞沪会战爆发。薛岳奉调到南京,被任命为第19集团军总司令,编入左翼军,投入淞沪战场。从这时起,薛岳将军为民族的独立和解放奋战8年,立下了赫赫战功。纵观整个抗日战争,薛岳是歼灭日军最多的中国将领,单单3次长沙会战就歼灭日军10万余人,其军事生涯也走向了巅峰。1937年8月20日,国民政府在滇黔组建第3预备军,以龙云为司令,薛岳为副司令。这期间,薛岳3次电呈蒋介石,请缨出征。9月17日,薛岳在赴沪参战的请求获准的当天即出发直奔南京。22日,薛岳到达南京后面见蒋介石,后被任命为第19集团军总司令。24日,他即驰赴上海指挥作战。
1946年6月,内战爆发。薛岳时任徐州绥靖公署主任,指挥所属部队向苏北、山东进攻。7月中旬,薛岳指挥部队分3个方向向淮南、淮北和苏中进攻。7月16日,5军主力和74师、7军各一个旅(师)进攻淮南。至7月29日,解放军损失数千人,被迫放弃了淮南解放区。
鲁南战役中,薛岳丢了2个师,更令蒋介石生气的是,把他的机械化家底——第1快速纵队给报销了。于是蒋介石派总参谋长陈
诚坐镇徐州督战,实际上就是把薛岳给架空了。不想,陈诚的表现比薛岳还要差。由于他和蒋介石的瞎指挥,第2绥区李仙洲集团在莱芜被全歼,丧师失地。蒋介石面子上过不去,就拿薛岳当替罪羊。3月3日,蒋介石以“指挥无力,名声低落”的罪名撤了薛岳的职。虽然有鲁南惨败,但薛岳在徐州绥署任上的战绩仍然赢得了对手的尊重。粟裕评价薛岳时,说他指挥“机敏”,是国军的一员“干将”。有人说,粟裕把薛岳抬得过高了。
5月,薛岳出任南京政府参军长。次年转任总统府参军长。在1948年新华社公布的43名战犯中,薛岳名列第27。后调任广东省主席。撤到台湾后,蒋介石任命薛岳为总统府一级上将战略顾问。1958年8月,出任行政院政务委员。1966年5月,任“光复大陆设计委员会主任委员”。
1998年5月3日,薛岳去逝,享年103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