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兰克林·德兰诺·罗斯福,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个连续当选4届总统的人物,任职1 2年多,他是美国资产阶级利益的代表,反法西斯战争的政治活动家。
1882年11月30日,罗斯福出生在纽约一个豪富家庭,是詹姆斯·罗斯福的独生子。他上学较迟,14岁才进格鲁顿预备学校。1900年
至1907年先后在哈佛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学历史、政治和法律。大学毕业后,做了几年律师。从1913年起,任威尔逊政府的海军助理部长7年。1921年他得了小儿麻痹症,2腿瘫痪。他以惊人的毅力努力锻炼和温泉治疗,较快地恢复了健康。但此后一直未离开过拐杖。1928年他出任纽约州州长,连任2届。
1929年,美国爆发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以后,罗斯福为了寻求摆脱危机的出路,于1932年提出了“要为美国人民实行新政”的纲领,博得资产阶级的赞赏,同时也迷惑了一部分群众。1933年3月4日,他作为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在竞选中获得胜利,就任美国第32届总统。
他上台后,在短短的3个月内,先后向国会提出了70多个法案,来对付严重的经济危机。其中主要的是“紧急银行法”、“黄金储备法”、“圄家工业复兴法”、“农业调整法”和对外的睦邻政策以及同苏联建交等。这些措施对复苏资本主义生产起了一定的作用,但并不能消除经济危机。1937年至1938年新的经济危机又爆发了,罗斯福利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发生,把美国经济转入战时需要,才算暂时摆脱了危机。
大战爆发前和战争初期,罗斯福对德、日、意法西斯侵略采取了以“中立”为名的绥靖政策。1938年英法与德意策划慕尼黑阴谋,罗斯福也致力于绥靖德国的活动,他致张伯伦一个密件,提出绥靖法西斯国家的方案,主张修改欧洲一些国家的疆界,牺牲奥地利、捷克斯洛伐克等国的利益,缓和与法西斯德国的矛盾,推动德国去进攻苏联。
然而希特勒却首先把矛头指向英法,在这种情况下,罗斯福感到“欧洲的局势迟早要恶化”,“美国致力的目标是使自己不被卷入”。1939年9月5日,他仍宣布美国誓中立”,同时又提出美国在“现购自运”的原则下,同意售卖军火给交战双方,大量黄金流如入美国。
1940年6月法国投降以后,希特勒法西斯铁蹄踏遍西欧和东南欧大部分国家,英国危机,并对美国磨刀霍霍。日本则在远东和西南太平洋拚命攫取美国的猎获物。德、日、意法西斯集团已成为美国争夺世界霸权的主要对手。罗斯福担心,万一英国崩溃,在德、日东西夹攻下,欧、亚、非与公海都将被他们控制,而美国也将受到巨大威胁。因此他于1941年3月敦促国会通过“租借法案”,规定对反希特勒联盟各国借贷和出租武器、弹药、战略原料、粮食和其他各种物资。罗斯福声称:“我们要做民主国家的兵工厂”。5月间他又表示如有必要,将以全部资源同德日作战。苏德战争爆发的第2天,他宣布美国将尽一切可能援助苏联,并决定将“租借法案”的范围扩大到苏联。
苏德战争和1941年底的太平洋战争相继爆发后,罗斯福一方面派使者到民主国家和苏联进行活动,签订各种条约和协定,促进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和扩大;另一方面组织并参加了反对德日意法西斯侵略的几次重要的国际会议,参与领导了一系列重要的军事行动,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时世界重要的领袖人物之一。正是由于罗斯福在反法西斯斗争中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因此,他成了世界性的历史人物。
1941年8月14日,罗斯福和邱吉尔在大西洋的一艘军舰上会晤,发表了关于对德作战的目的和战后和平的联合宣言,即著名的《大西洋宪章》。
1943年1 1月,罗斯福和斯大林、邱吉尔在伊朗的首都德黑兰举行了第一次会晤,即德黑兰会议,会议推罗斯福任主席,会议的主题是开辟第二战场问题。会上,罗斯福从如何减少美国士兵的牺牲和迅速获得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出发,同意斯大林关于从西欧开辟第二战场的主张,不同意邱吉尔关于从巴尔干开辟第二战场的主张,但他一再为拖延开辟第二战场辩解。他曾以足球赛的比喻向他的儿子说明意图:“俄国和中国是先上场的队员,英国也可以说是先上场的队员”;“我们好象是留一手的主力队员,先坐一旁的长凳上看人家的”;“在球赛进行到我们先锋队员快要疲乏的时候”,“我们应该精神抖擞,元气旺盛地上场”,“以决定全局的胜利”。这样,美国可以成为“世界上的强国和领导者”。后来在斯大林的坚持和斗争下,会议最后通过了美英军队不得迟于1944年5月1日在法国北部和南部开辟第二战场的决议。
在德黑兰会议前夕,罗斯福和邱吉尔在途经开罗时,同中国的蒋介石举行了开罗会议。12月1日3国发表了《开罗宣言》,规定“3国之宗旨在剥夺日本自1 91 4年第一次大战开始以后在太平洋所夺得或占领的一切岛屿,使日本所窃取的中国之领土,如满洲、台湾、澎湖列岛等,归还中国”,并规定战后“使朝鲜自由独立”。《开罗宣言》规定了中国人民理应收回的失地。
1945年初,为了商讨关于彻底消灭法西斯和解决战后重大问题,由罗斯福发起,和斯大林、邱吉尔于2月4日在克里米亚半岛的雅尔塔举行了第二次会晤,即雅尔塔会议。会议由罗斯福主持,并通过了关于彻底击败德国,消灭德国军国主义和法西斯主义,惩办战犯及德国民主化等决议,以及德国必须接受无条件投降的原则。最后,苏美英3国签订了一项秘密协定,规定苏联在对德战争结束后2、3个月内参加对日战争。
罗斯福在反法西斯战争中推行的外交政策及其活动,固然出自为维护美国垄断资产阶级的利益,以及美国争夺世界霸权的目的,但是对于抗击德、日、意法西斯侵略起了积极的作用。
1945年4月1 2日下午3点多,罗斯福因脑溢血逝世于佐治亚州温泉。他被安葬在海德公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