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09年2月1 2日,是英国伟大的生物学家、进化论奠基人查理士·达尔文的生日。每年的今天,全世界都有人为之举行纪念活
动。
达尔文出生在英格兰施鲁斯伯里一个世代医生的家庭,他的父亲罗们特·达尔文是一位成功的医生,他的母亲苏曾娜,是当地一位著名陶器制造家的女儿。当达尔文刚满8岁时,他的母亲就不幸逝世了。达尔文从小就很活泼顽皮,兴趣广泛,并且精于投掷。有一次,他用一颗石弹就把蹲在施鲁斯伯里花园中的一只兔子打死了。到了上小学的时候,他开始对博物学,特别是对采集标本产生了很强的嗜好。他试着为植物定名,并且用心采集各种各样的东西,如贝类、印记、书信上的印章、钱币和矿物等。
1818年夏,达尔文进入施鲁斯伯里的布特勒博士的高等学校读书,直到1825年仲夏为止,一共在这里读了7年书。这所学校是一所严格的旧式学校,除了教一点古代地理和历史以外,别的一概不教。当达尔文离开这所学校时,他已经16岁了。他的老师和父亲都认为他是一个很平庸的孩子,远在普通智力水平以下。有一次,他的父亲很生气地说:“你除了打猎、养狗、捉老鼠以外,什么都不操心,这样下去,将来会玷辱你白己,也会玷辱你的整个家庭。”1825年10月,父亲把他送进爱丁堡大学学医,希望他将来也能成为一个名医,继承家业。但是达尔文对医学毫无兴趣,跟博物学和矿物学结下了不解之缘。当达尔文在爱丁堡度过了2年之后,他的父亲觉察到他不愿意做医生,所以建议他努力成为一个牧师。他经过一段时间的考虑,决定还是按照父亲的意愿去做。1928年初,也就是圣诞节后不久,他进入了英国剑桥大学学习,以便取得做牧师所需要的学位。在剑桥的第2年,他很容易地通过了学士学位的初次考试。在最后1年,他相当认真地准备学士学位的最后考试,他重新温习了经典学以及代数和几何学,还有《基督教教义证验论》和《伦理学》等,比较顺利地获得了学士学位。
在剑桥大学期间,有几门公开讲授的课程,学生可以完全自由地决定是否去听。达尔文虽然不是读植物学的,但却经常去听汉斯罗教授关于植物学的讲课,这位教授讲得极其清楚,而且图解美妙,达尔文听得津津有味。有时达尔文也随汉斯罗教授和他的学生们一起徒步、乘车或坐船到野外修学旅行,在这些愉快而又有趣的旅行中,教授常常讲解一些所观察到的比较罕见的植物和动物,以丰富同学们的知识。
在剑桥的时候,达尔文最热心、最感兴趣的事情就是搜集甲虫。有一次,他剥去一些老树皮,看见2只罕见的甲虫,于是2只手各捉了1只;就在这时候,他又看见了第3只新种类的甲虫,由于不忍心把它放走,他就把右手的那1只放入口中,它排出了一些极辛辣的液体,烧痛了他的舌头,不得不把这只甲虫吐出来,他便跑掉了,而第3只甲虫也没有捉到。这种搜集甲虫的兴趣似乎已暗示了达尔文未来生活的成功!不久,他在斯蒂芬《不列颠昆虫图解》展中看到“达尔文先生采集”的标本时,感到了极大的欢欣。
在剑桥的最后1年,达尔文以极大的兴趣仔细阅读了洪保德的《南美旅行记》和赫谢尔的《自然哲学的初步研究》,激起了他火一般的热情,他由此盟生了在自然科学的宏大建筑上添加一点极其微小的贡献的理想。可以说,其他任何书,都没有像这2本书那样对达尔文的一生产生过如此重大的影响。他曾从洪保德著作中抄下了关于特纳里夫岛的一长段话,并且在一次远足旅行时,向汉斯罗教授等高声朗诵。
达尔文的暑期差不多全用在采集甲虫、阅读和短途旅行上了。在秋天,他则把整个时间用在打猎上,主要是在窝特浩思和麦尔。在剑桥,还有一件对达尔文一生产生了重大影响的事情,就是不断加深了与汉斯罗教授等的友谊。总之,在剑桥的3年,可以说是达尔文幸福一生中最快乐的时光,是他科学生涯中打基础的一段时间。
1831年,年轻的达尔文经汉斯罗教授的推荐,以自然科学家的身份,参加了贝格尔舰历时5年的环球考察。这5年考察,用达尔文自己的话说,这是一件决定了他一生整个事业的大事。考察中,达尔文随身携带着莱伊尔的《地质学原理》第1卷,并且结合实际用心地加以研究,从中获得了极大的好处。他还用了许多精力采集各类动物,并对海栖动物进行了大略地描述和粗糙地解剖。他还花了部分时间仔细地、生动地撰写考察日记,有时还把部分日记作为家信寄回英国。后来,他经过系统地整理,发表了《航海日记》一书。
在这5年中,他跋山陟水,进入深山密林,“从没偷闲过半个小时”。大白然的奇花异草、珍禽异兽,千奇百怪的变异,把他整个心都吸引去了,他开始对圣经上“形形色色的生物,都是上帝创造出来,而且物种是不变的”说教产生了怀疑。最后,他终于以“物种逐渐变化”的大胆假设,摒弃了物种不变的说教。
5年的环球考察结束后,达尔文在施鲁斯坦里、麦尔、剑桥、伦敦之间往返了几次,于1837年3月7日在伦敦大马尔勃罗街租下了房子,住了2年之久,一直到他结婚才搬到另一所房子里。1837年7月,他开始记载有关《物种起源》的事实的第1本笔记,关于这个问题,以前他曾长时间的想来想去过,而且从这以后的20年间,他从没有停止过对这一问题的研究,从没有间断过搜集有关物种起源的事实。
1840年,达尔文把大部分时间用来写《珊瑚礁》,这本书的最后清样是在1842年5月6日修改完成的。这本书出版后,受到了科学工作者的高度重视,书中所提出的理论后来被完全确定下来了。另外,这期间,他还在地质学会宣读过几篇论文:《论南美洲的漂砾》、《论地震》、《论蚯蚓对壤土形成的作用》等。1842年9月,达尔文和他的妻子一起,因健康的原因,离开了喧闹的伦敦,移居到唐恩,开始隐逸的乡间生活。
从1854年9月起,达尔文把全部时间都用在整理有关物种变化的大量笔记,并且进行观察和试验。早在“贝格尔”舰的环球旅行考察中,他就深深地被以下事实所打动:第一、在南美彭巴平原的地层中所发现的巨大化石动物,覆被着现存那样的甲壳;第二、整个大陆的密切近似动物的形态,自北而南,递相不同;第三、加拉帕戈斯群岛的大多数生物都具有南美生物的性状,特别是群岛中各个岛屿上的生物却具有稍微不同的性状;而这些岛屿在地质学的意义上看来都不是很古老的。显然这些事实以及许多其他事实只能根据物种是逐渐变异的这一假说,才能得到解释。
为了避免偏见和替自己的理论找到更多的根据,当时他专心到甚至连自己的婚事都忘了,他不但细致地整理了在大自然中所收集到的各种变异事实,还广泛收集了动植物在家养条件下的各种变异事实,查阅了大量书籍和资料,最后终于在1859年1 1月24日出版了一部划时代的巨著——《物种起源》。当时,这部科学巨著真象一颗炸弹爆炸在“神学神地的心脏上”。马克思说,这本书实际上也为历史上的阶级斗争提供了“自然科学根据”。
从1860年1月起,达尔文开始写作《动物和植物在家养下的变异》,直到1868年才出版问世。这部巨著,叙述了他对英国家养生物所作的全部观察,以及从各方而搜集来的大量事实,并用所掌握的知识,讨沦了变异和遗传的原因及其法则。随后,他又撰写了《兰科植物的受精》、《人类的由来》、《人类和动物的表情》、《异花受精和自花受精的效果》、《同种植物的不同花型》、《植物的运动能力》等大量著作。
正如达尔文在《自传》中总结到:“作为一个科学家来说,我的成功不管有多大,我认为是决定于我复杂的和种种不同的精神能力和精神状态的。关于这些智力,最主要的是:爱科学——长期思索任何问题上的无限耐心,在观察和搜集事实上的勤勉,相当的发明能力和常识。凭着这点平庸的能力,我竟会在某些重要之点上相当地影响了科学家们的信仰。”
达尔文是一位杰出的科学家,他的划时代贡献,为人类科学事业的发展开辟了新的广阔前景。因此,1882年4月19日,当他逝世以后,人们为表达对他的敬仰,把他安葬在另一位科学界伟大人物牛顿的墓旁,享受着一个自然科学家的最高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