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 面试
1950年春,沃伦经��3年的学习,只需要再上几节暑期班的课就可以毕业了。就在这时,沃伦作出了一个完全改变他到目前为止的所行路线的决定。高中毕业之后,他就认为,自己完全有资格和能力在35岁的时候实现成为百万富翁的目标,而无须接受进一步的教育。然而现在他却立志要去哈佛商学院,在受教育的过程中,他对正规的课程学业几乎没有什么兴趣,但对学习知识则很有兴趣,并认为自己大部分是在自学。
沃伦非常有信心哈佛会录取他,以至于他已经迫不及待地邀请杰��·奥兰斯和他一起去读哈佛。此外,他也认为自己可以申请到奖学金。
有一天,我在学生报纸《内布加斯加日报》上读到一条小新闻,上面说��“今天将颁出约��·米勒奖学金。申请者应该前来商学院所在大楼的300房间��”如果你得到所选择的学校的鉴定认可,那么该奖学金将会为你提��500美元��500美元可不是一个小数,这相当于2007年的4300美元��
我去300房间,是唯一一个到场的人。那里的3名教授一直想再等等看。我告诉他们说:‘不,别等了。已��3点钟了��’因此,我没动一个指头就得到了这笔奖学金��
这笔从大学报纸上掘来的钱让沃伦变得富裕,他在半夜起身搭乘前往芝加哥的火车,去参加他的哈佛入学面试。沃��19岁,比毕业生的平均年龄小了两岁,同时也比商学院学生的平均年龄小。他的成绩不错,但并非特别拔尖。尽管是国会议员的儿子,但他没有动用任何关系以便进入哈佛。既然霍华德·巴菲特不会乞好于人,也不愿受人吹捧,那么他的儿子也不会这样。
沃伦打算凭借自己对股票的了解在面试时有不俗的表现。到现在为止,无论什么时候他开口谈到股票,人们都会不由自主地听他说话。他的亲戚、老师、父母的朋友,以及同学们和所有想听他关于股票的观点的人,都是如此。
不过,他错解了哈佛的宗旨——其目标是培养领导者。他来到芝加哥,进入面试。沃伦因为自己在股票方面具有天赋而拥有自信,面试的男士通过这种对单一领域的自信一下就看到了沃伦的自我意识和他不太自信的内在��“我的样子看起来在16岁左右,而情绪的表现大概��9岁。我和进行面试的哈佛校友待了10分钟,他评估了我的能力,把我拒之门外��”
沃伦根本没有得到机会展示他的股票知识。哈佛的这位先生很有礼貌地告诉他,在几年后,他会有更好的机会。沃伦很天真,这番话并未令他十分消沉和低落。当哈佛来信拒绝他的申请时,他惊呆了。他说,他的第一个想法是��“我要怎么跟我父亲交待呢?”
虽然霍华德很吃惊,表情也不太好看,不过他对他的孩子并不苛刻。哈佛是沃伦的梦想,并不是他父亲的梦想。真正的问题可能在于,沃伦要怎么跟他妈妈交待。
虽然他们进行过交谈,但是记忆都已经模糊。不过,后来沃伦认为哈佛遭拒是他一生中关键的一幕。
沃伦几乎立刻动手研究其他的研究生学校。一天,快速翻阅哥伦比亚大学概况手册的时候,他见到两个非常熟悉的名字:本杰明·格雷厄姆和戴��·多德(David Dodd)。
“对我来说,这可是两个响当当的名字。我刚好读过格雷厄姆的书,不过,我不知道他在哥伦比亚大学教书��”
“格雷厄姆的书”指的是《聪明的投资者��(The Intelligent Investor)这本书,1949年出版。这本书向各类投资者,不管是谨慎型还是投机型,提供实战建议,摧毁了华尔街的投资惯例和陈规,颠覆了以前股票投资在大范围内存在的一致性思维。这本书首次用老百姓都能明白的方式阐释说明,股票市场并不是通过黑魔法在运行。通过真实示例,比如北太平洋铁路、美国夏威夷轮船公司,格雷厄姆展示了如何运用一种理性和数学的方式对股票进行估值。投资,他说,应该是系统化行为。
这本书迷住了沃伦。
根据沃伦手里所拿的哥伦比亚大学说明手册,那位他最喜欢的作者本杰明·格雷厄姆在哥伦比亚大学讲授金融学。戴��·多德也在那儿当老师,是商学院的教学副院长、金融系系主任。 沃伦如今决定要去哥伦比亚。但是,时间已经太晚了。
“我在8月写的申请信,离开学只剩一个月,而其实我应该早这么做了。天知道我写了些什么。我可能写的是,我刚刚在奥马哈大学发现了这本册子。手册上面说你和本杰��·格雷厄姆在贵校任教,我认为,你们是站在奥林匹斯山山顶的某个地方,正笑着俯视我们其余的人。如果我能被录取,我会很高兴。我当然知道这不是一次常规的入学申请,这可能是一次非常私人的申请��”
不管是什么原因,在截止日期之后,没有经过面试,沃伦就被哥伦比亚大学录取了。[page]
十一��珠穆朗玛��
沃伦带着崇拜的敬畏仰望着格雷厄姆。他��10岁的时��——早在他了解到格雷厄姆在投资界是何许人之前——就反复的读过Northern Pipeline的故事。如今,他希望能和他的老师互有往来。不过,在课堂之外,沃伦和格雷厄姆鲜有共同兴趣。格雷厄姆涉猎、探索人文、社会和自然科学相关领域的知��——他写诗,是个众所周知的失败的百老汇剧作家;他在好几本笔记本上写满了笨拙的发明想法。格雷厄姆还全心全意的去舞厅跳舞。在亚瑟·默瑞的工作室里,他脚步笨重的盘桓了数年,跳起舞来像肢体僵硬的士兵,还高声的数出舞步。在晚餐宴会上,格雷厄姆经常中途消失,跑去演算他的数学公式、读普鲁斯特(法文),或者是独自一人去听歌剧。他宁愿做这些事也不愿和无趣公司的同事待在一块受罪��“我记得我学过的东西,”他在回忆录里写道��“而记不住我生活里的事��”生活之事优于学习的一处例外是格雷厄姆的约会��
一个人如果要与一流作者竞争以吸引格雷厄姆的注意,那么,唯一途径是这人是一名女性,而且主题是性欲。格雷厄姆个子矮,也没有堂堂仪表,不过人们告诉他,他那性感丰满的嘴唇和具有穿透力的蓝眼睛会让他们想起爱德��·G.·罗宾逊。他的五官有些部分像一只小精灵,长相并不英俊。不过,对喜欢挑战的女性来说,格雷厄姆似乎是珠穆朗玛峰:她们遇到他,就想登顶��
从格雷厄姆的三任太太可以看出,他的偏好品位变化极大:从充满热情、意志坚定的教师海兹��·马左到百老汇的歌舞女郎卡萝尔·维德——比他��18��——再到第三任妻子,他的前任秘书、聪明智慧、无忧无虑的埃斯特尔·“埃斯��”·梅辛。复杂的三段婚姻源于他对一夫一妻制的完全漠视。格雷厄姆后来在他的回忆录里这样开头,“让我以最认真、严肃和清醒的方式来描述我的第一次出��”。结合格雷厄姆的嗜好看,他兴许还曾向在地铁上遇到的心仪女性匆匆写过引诱性的小诗。不过,他太理性了,就算他的爱慕者要赢得他的目光也肯定是一大挑战��
对格雷厄姆的太太们而言,他的花心简直是令人发狂。不过,沃伦当时对格雷厄姆的私生活一无所知,他一心一意的想着能从才华横溢的老师那里学到东西��1951��1月,在格雷厄姆研究班课程的第一天,沃伦走进了一间摆放了一张长方桌的短小教室。格雷厄姆坐在中间,周都��18��20岁的小伙子。其他大部分学生年纪都比较大,其中还有一些是退伍老兵。有一半的人不是哥伦比亚大学的学生,而是旁听这门课的生意人。沃伦又一次成了最小的一��——不过也是知识最丰富的一个。沃伦的同学杰克·亚历山大回忆说,当格雷厄姆发问的时候,他必然是“第一个举手,并立马开口发言的的��”,班上的其他人都变成��“二重��”的听众��
随着春季学期的一天天过去,沃伦的同班同学逐渐的接受了教室里的二重奏常规剧目。杰��·亚历山大说,沃伦“是个非常专心致志的人,他可以专注得像一只聚光灯,几乎是一天二十四小时,一周七日,我都不知道他什么时候睡觉��”他能够引述格雷厄姆的投资案例,也能提出自己的投资案例。他常去哥伦比亚大学的图书馆,看以前的老报纸,一读就是连续好几个小时��
沃伦收集信息资料,剔除掉其他人思维方式所形成的偏见。他花很多时间阅读穆迪和标准普尔的手册,寻找股票。不过,格雷厄姆每周的研究班课是沃伦最为期盼的事儿,甚于他所做的其他一切事情。随着学期末的临近,班里的其他同学都忙着找寻他们的未来。几乎所有年轻的经商者都将努力在大工业公司里面向上爬作为通向成功之路。在艾森豪威尔领导的战后及大萧条后期的美国,安全的工作是非常重要的,而美国人都相信,从政府到大企业的这些公司机构在本质上都是乐善好施的。在机构的蜂房里面找到一间巢室,并学会如何适应,这是人们预期想做的通常之事��
沃伦脑子里有一个目标。他知道,如果格雷厄姆雇佣了他,他会超过他人。虽然沃伦在很多事情上都缺乏自信,但在股票这个专业领域,他心里总是很有底气。他向格雷厄姆毛遂自荐到格雷厄姆-纽曼公司工作。即使是梦想着格雷厄姆这位大人物工作的也需要胆识和勇气,不过,沃伦就是这么闯劲十足。毕竟,他格雷厄姆的明星学生,班里唯一一个得A+的人。为了抓住这个机会,他提出无薪工作。他前往格雷厄姆的公司,请求得到一份工作,心里的自信远远胜过他乘车去芝加哥、接受哈佛商学院面试的时候��
格雷厄姆以公司只雇用犹太人为由拒绝了他��
巴菲特发现,自己对老师格雷厄姆无法说任何可以被解读为不满的话,即便��10年之后也是如此。当然,是失望是难免的。格雷厄姆难道不能为他的得意门生破一次例吗?雇佣一个不花他一分钱的人��
将老师奉为圣明的沃伦不得不接受这样一个现实,即格雷厄姆不认为与他存在个人交情,格雷厄姆认定了这点,以至于他不会破例,即使是对在他授课学生中最优秀的一位。沃伦并不投合格雷厄姆的心意,至少暂时还没有。沃伦很灰心失望,一直到毕业,然后再一次让自己振作精神,踏上了归乡的列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