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年4月8日,安南出生于加纳库马西市,早年就读于加纳库马西理工大学,曾到
美国和瑞士留学,先后获美国明尼苏达州麦卡莱斯特学院经济学学士学位和麻省理工学院管理学硕士学位。1959年,安南首次离家出国,获福特基金会的奖学金在美国明尼苏达州圣保罗的麦卡莱斯特学院学习,并取得经济学学士学位。还曾就读于日内瓦高等教育大学。33岁时进入美国著名的麻省理工学院学习,获得管理学硕士学位。
科菲•安南,加纳人,第51届联大任命安南为,1997年1月1日就职联合国第七任秘书长。2001年6月26日,第56届联大批准安南连任,同年6月29日根据安理会的建议联合国大会正式任命,安南先生连任下一届秘书长任期至2006年12月31日。2001年科菲•安南获得诺贝尔和平奖。他是位经验丰富的外交家,能说流利的英语、法语和几种非洲语言。他讲话温和,性格直率,待人坦诚,头脑冷静,富有幽默感。
1962年,安南进入联合国工作,先后在联合国非洲经济委员会、联合国总部、联合国日内瓦办事处、联合国难民署和世界卫生组织等部门担任行政工作。
被任命为秘书长之前,曾任主管维持和平行动助理秘书长(1993年3月至1994年2月),后来改任副秘书长(1994年2月至1995年10月;1996年4月至1996年12月)。他担任副秘书长期间,恰逢联合国维持和平行动的规模和范围空前扩大,在1995年达到高峰,总共部署来自77个国家将近7万名军事和文职人员。1995年11月至1996年3月,继签订《代顿和平协定》结束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战争之后,安南先生被秘书长派到前南斯拉夫去担任他的特别代表,监督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境内联合国保护部队(联保部队)与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北约)率领的多国执行部队(执行部队)的移交手续;这个地方被称作泥潭,许多才能卓越,经验丰富的外交官马失前蹄,无功而返,而安南则是个特例。
就任秘书长后,安南提出的第一个主要倡议是他的改革计划:“振兴联合国”。这项计划于1997年7月提交给会员国,此后一直继续推行,其重点是改进连贯性和协调。
2001年安南与联合国同获当年诺贝尔和平奖1990年海湾战争爆发后,安南被委派负责遣返900名联合国工作人员、谈判释放西方人质和协助解决滞留在海湾地区的50万亚洲人的问题(同伊拉克谈判释放联合国及其他国际组织工作人员的人质问题)。此后,率领联合国小组同伊拉克进行了“石油换食品”的谈判。
2001年6月,联大通过安理会提名安南连任秘书长,6月29日,联大通过了安理会的提名,安南将从2002年1月1日起连任秘书长,任期至2006年12月31日。(2001年6月26日,第56届联大批准安南连任。)
2006年5月,安南正式访华。(安南曾于1997年5月、1998年3月、1999年11月、2001年1月、2004年10月五次访华。于2006年5月,安南正式访华。)
安南为联合国创造了有史以来的三个第一:第一位来自非洲的黑人秘书长;第一位从联合国基层做起,因功绩卓著而擢升为最高行政长官的秘书长;第一位带领联合国跨越两个世纪的秘书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