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成功网官方网站! 热烈欢迎读者注册会员并登录在线投稿

登录 | 注册

人物、时空之星、名门世家、成功规律、时间运筹、投资理财、童星闪闪、爱情婚姻、健康长寿、文学集粹、为成功人士立传、为普通家庭写史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时空之星 > 其他 > 列表

社会活动家廖承志

2011-07-02 13:00:18 来源:搜集编写 作者:周大荣 评论:0 点击:
廖承志,曾用名何柳华。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杰出的社会活动家、党和国家的优秀领导人。他为港澳回归殚精竭虑,魂系宝岛情动两岸。
                       

    廖承志,曾用名何柳华。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杰出的社会活动家、党和国家的优秀领导人。他出身国民党元老之名门,却在革命低潮时投奔了中国共产党; 他曾多次被捕入狱,却每次都奇迹般生还;他曾因“海外关系”被批判,却凭这份关系在外交战线上独树一帜;他为世界和平事业,为中日邦交正常化作出了特殊的贡献;他对海外侨胞感情深厚,赢得了他们的尊敬和爱戴;他为港澳回归殚精竭虑,魂系宝岛情动两岸。
廖承志,1908年9月25日出生于日本东京大久保,广东惠阳县(现惠城区)陈江人。出生时,父母亲希望其长大后继承革命先辈的志向,为中国的独立自由而奋斗,因而给他起名“承志”。青少年时代,随父廖仲恺、母何香凝来往于日本、广州、上海等地。1924年8月加入中国国民党。1925年参加广州学生运动并参与领导所在学校岭南大学的工人罢工斗争。6月参加沙基反帝游行示威。
   
1927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政变后,廖承志愤而脱离国民党,去日本入早稻田大学第一高等学院学习。同年参加中国共产党东京特支组织的社会科学研究会活动。1928年5月,因参加声讨日本帝国主义制造的济南惨案,被日本当局拘捕并驱逐出境。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在反日大同盟上海分会工作,编辑“反日新闻”。11月受中共派遣到德国做汉堡中国海员工作,任“国际海员工”执委、汉堡国际海员码头工人总工会俱乐部支委、书记。
   
1930年夏,廖承志参加在莫斯科召开的共产国际第五次代表大会。1930年冬,入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1931年春到荷兰鹿特丹,领导中国海员工作,建立中华全国总工会西欧分会。
   
1932年回国,廖承志任中华全国总工会宣传部长、全国海员总工会中共党团书记。1933年3月被国民党逮捕,经营救获释。9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任川陕苏区省委常委。
1934年,廖承志任红军第四方面军总政治部秘书长。12月因反对张国焘的错误被张关押并开除党籍。后被押解参加长征。1936年冬,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在甘肃会宁会师后,经周恩来解救获释,恢复党籍。1937年4月,廖承志任党报委员会秘书,参加筹备出版中共中央政治理论刊物《解放》杂志。为党报、党刊和通讯社做了大量工作。10月到南京八路军办事处工作。
1938年1月,廖承志任八路军香港办事处负责人,负责领导南方各省的工作及八路军广州办事处,兼任保卫中国同盟秘书长。4月任中共广东省委委员。为协助宋庆龄领导的保卫中国同盟开展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工作,作了积极的努力。10月召开省港地下党会议,决定建立广东人民抗日武装,开展敌后游击战争。
1941年皖南事变后,廖承志创办和领导香港《华商报》。太平洋战争爆发后,1942年1月到粤北参加领导中共南方工委的工作,奉党中央指示,组织领导秘密大营救,在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总队惠阳大队护送下,与连贯、乔冠华由香港九龙潜入惠阳县田头山、淡水、茶园、惠州等地沿途交通接待站,部署营救困留香港的文化界人士和民主人士,把他们安全转移到东江后方地区。5月被国民党逮捕,在狱中进行了英勇斗争。
1945年6月,廖承志在中国共产党第7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被选为候补中央委员。1946年1月经中共中央营救出狱。5月到南京中共代表团协助周恩来工作。9月任新华通讯社社长,为新华社的建设做出了积极的贡献。1946—1948年,廖承志曾历任中共南方局委员、军调部重庆3人小组中共代表、中共南京局外事委员会副书记、十八集团军办事处发言人、中共晋冀鲁豫中央局宣传部长、中共中央宣传部副部长。
新中国建立后,廖承志历任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副部长、统战部副部长,政务院外事办公室副主任,华侨事务委员会副主任、主任,中国人民保卫世界和平委员会副主席、世界和平理事会常委、中国亚非团结委员会主席、中苏友好协会副会长、中国人民保卫儿童委员会副主席。1951年3月,任中国人民赴朝慰问团团长,率团慰问朝鲜人民军和中国人民志愿军。返国后,他向中共中央建议全国人民开展捐献飞机大炮支援志愿军的活动。其后,全国掀起捐献飞机、大炮热潮,对夺取抗美援朝胜利作出了贡献。1954年任中国红十字会代表团副团长,应邀到日本访问。以此为开端,1962年9月,应周恩来、陈毅邀请,日本著名人士松村谦三访华。随后,与日本前通商产业大臣、企业家高崎达之助率领的日本经济代表团谈判,签订中日长期综合贸易备忘录,并在两国首都分别设立廖承志与高崎达之助的办事处,推动中日关系的发展。1963年10月,任中日友好协会会长。1972年,任外交部顾问,曾参加毛泽东主席会见田中首相的会谈,对促进中日建交起了重要作用。
1978年起,廖承志任国务院侨办主任、党组书记,港办主任。是历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一、第四届人大常委会委员、第五届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党的七届中央候补委员,八届、十届、十一届、十二届中央委员,十二届中央政治局委员。暨南大学复办后任第一届董事会董事长。
1982年7月,廖承志发表致台湾蒋经国先生信,殷切期望台湾当局捐弃前嫌,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重,实现祖国统一大业,在国内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廖公与蒋经国先生相识巳久,“幼时同袍,苏京把晤”,有世交之情,同窗之谊。但两人又各为本党骨干中坚,在政治上各持己见,针锋相对,廖公曾两次被捕,受到国民党的迫害。但其信仰坚定,意志顽强,将身家性命置之度外,与国民党进行斗争。当中国共产党重新提出国共合作,两岸统一的主张之后,蒋经国一再声言“不接触、不谈判、不妥协”。廖公以国家统一为重,且念及“世交深情”,认为“于公于私,理当进言”,于是致书蒋经国,劝其审时度势,顺应民心,善为抉择。廖公不计前嫌,虚怀若谷,令万民仰慕,赞誉不绝,而致蒋经国信亦成为中共开拓和平统一大道的一座辉煌的里程碑。
从写作角度评价,廖承志致蒋经国信堪称上品佳作。析事论理、表情达意、布局用语及格式规范等皆恰到好处,令人叹服。中国写作史上书信名篇如林,内容不一,各有千秋,历代欣赏。致蒋经国信不但可与之媲美,而且出类拔萃,充分显示了廖承志雄健的笔力。
廖承志先生学识渊博,通晓5国语言,擅长诗词、书画、戏剧,才华横溢。1983年6月6日,在第六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上,廖承志被提名为国家副主席候选人。正当党和人民委以重任时,廖承志于1983年6月10日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75岁。

 
相关热词搜索:社会 活动家 廖承志
上一篇: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
下一篇:法国音乐大师雅尔
成功网 2018 www.cgw1.com@ 版权所有 备案号:鄂ICP备2021007785号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