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察氏名衮代,生年没有明确记录。她和努尔哈赤生有二子一女:皇五子莽古尔泰,皇十子德格类,皇三女哈达格格莽古济,她和这3个子女均被处死,削爵或取消封号,撤出宗庙。
继妃富察氏原来结过婚,第一个丈夫是努尔哈赤的堂兄威准兄,与他生了3个儿子:阿兰泰珠、充善和昂阿拉。1576年,富察氏生了第3个儿子后,威准因病死了,又嫁给了努尔哈赤。1577年,富察氏生皇五子莽古尔泰。
富察氏在佟佳氏死后立为努尔哈赤的大福晋。她刚嫁过来时,努尔哈赤并没有立她当大福晋的想法,娶她就是为了扶正的说法站不住脚。虽说满洲人不讳再嫁,但如果努尔哈赤再娶时,就想直接立新福晋为正室,完全可以选一个家世显赫的初婚女子,没必要也不可能立即想到已经生过3个儿子,至少有20出头,也没有什么家世背景,仅仅是族亲遗孀的衮代。她极有可能是在嫁过来几年后,得到了努尔哈赤的信任和宠爱,才逐步升任大福晋的。
富察氏嫁给努尔哈赤之时,正是他开始频频得胜,斩获颇多的时候,他的势力增强了,各部落主动或被动来搞政治联姻的自然也就多了。如:胜董鄂部,得庶妃钮祜禄氏及兆佳氏;胜苏克苏护河部,得庶妃伊尔根觉罗氏……因此,努尔哈赤不可避免地妻妾成群。衮代嫁过来以前,皇三子母兆佳氏,皇四子母钮祜禄氏都在她之前嫁太祖并生子。而衮代却后来居上,最终成为新任大福晋,可见她必然有过人之处。
《何苦生在帝王家——大清公主命运实录》中说 “尤其当海西4部纠合其他部落,组成9部联军向建州宣战(1593年)、大军压境的关键时刻,陪伴努尔哈赤运筹帷幄的就是衮代。患难与共的经历愈发巩固了她在家庭中的地位,因而当努尔哈赤的原配佟佳氏去世后,衮代也就顺理成章地被扶正,晋升为大福晋。”
之后,富察氏又为太祖努尔哈赤生下第三女莽古济格格和第十子德格类。富察氏的2子1女都没有谥号,原因是1635年,他们在太宗皇太极当政时,被下人告发组成了一个谋逆集团要谋反,之后,他们3人被夺爵的夺爵,连坐死的连坐,连富察氏与第一个丈夫所生的昂阿拉也被牵连伏诛。富察氏所生育的这一脉的子孙,全被除去了宗籍,由皇族成了平民。史书上唯一对富察氏有生动描写的是《清史稿》上的一段话,公元1593年,叶赫等9部来袭,努尔哈赤出征的前夜,在富察氏处就寝,“寝甚酣”,太祖不慌不忙,第二天,果然把敌人打得大败的事。这段记载我们从侧面可以看出,富察氏是典型的关外女真妇女的性格,既要关心丈夫的衣食住行,又可为丈夫上战场出把力。从这段史料看,那时,太祖和富察氏还是休戚与共,同甘共苦的。
但是,这样的日子并没有持续太久,富察氏就失宠了。1596年,太祖第十子德格类出生后,富察氏似乎就慢慢从太祖身边消失了,而且似乎还丧失了正妃的地位。皇太极在夺取汗位后回忆说,自己幼时常把吃穿的东西送给莽古尔泰,因为太祖基本上没有照顾到莽古尔泰的生活,假如富察氏的大妃位置没有被动摇,那么她的儿子是绝不会有这样的遭遇。至于富察氏是因为什么而失宠的,史书上没有记载,或者是她年老色衰,或者是她心直口快得罪了太祖,反正是失宠了,并最终导致了她的死亡。
关于富察氏死亡的记载,史书上也是有矛盾的。《清史稿》中记载莽古尔泰御前拔刀一段,皇太极气愤至极说莽古尔泰曾经“弑其母而邀宠”。也就是说,富察氏是在失宠的情况下,被莽古尔泰杀了向太祖邀宠的。另一种记载是在富察氏被迁出太祖福陵时,皇室称她虽为大妃,但却是太祖时获罪赐死的,没有资格附葬福陵。按照《清史稿》的记载,富察氏似乎更有可能是获罪赐死的。但想象皇太极说莽古尔泰弑母应该是气急而为之,说谎的可能性不是没有,却不大。若是皇太极彼时说谎,那么最大动机便是在群臣面前,将莽古尔泰说成是不忠不孝的大恶人,让群臣进一步的憎恶君前拔刀的莽古尔泰。这样的动机也说得过去,但是似乎没有必要。其实对于富察氏的死,获罪赐死的说法更容易被人接受,毕竟弑母的举动太过于天理不容了。但不管富察氏是因为什么而死,她都是历史上的一个悲剧性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