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成功网官方网站! 热烈欢迎读者注册会员并登录在线投稿

登录 | 注册

人物、时空之星、名门世家、成功规律、时间运筹、投资理财、童星闪闪、爱情婚姻、健康长寿、文学集粹、为成功人士立传、为普通家庭写史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时空之星 > 其他 > 列表

平民教育家武训

2010-12-06 20:59:20 来源:搜集整理 作者:天马王 评论:0 点击:
武训靠着乞讨敛钱,修建起了3处义学,购置学田300余亩,积累办学资金达万贯之多,这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世界教育史上都是绝无仅有的事情,所以有人称颂他是“千古奇丐”。

武训1838125日出生于山东省堂邑县(今冠县柳林镇)武庄。中国近代群众办学的先驱者,享誉中外的贫民教育家、慈善家,名训则是清廷嘉奖他行乞兴学时所赐。
   
武训7岁丧父,乞讨为生,求学不得。14岁后,多次离家当佣工,屡屡受欺侮,甚至雇主因其文盲以假帐相欺,谎说3年工钱已支完。武训争辩,反被诬为讹赖,遭到毒打,气得口吐白沫,不食不语,病倒3日。吃尽文盲苦头,决心行乞兴学。
   
武训的精神广为后人敬仰效仿。主要建筑有武训祠和武训墓。武训祠堂始建于1903年,仅3间。1937年,为纪念清末闻名中外的平民教育家义学正武训,由时任山东教育厅长何思源拨款重建。19975月重修。祠堂为歇山式砖木结构,阔5间,进深3间,飞檐高挑,肃穆庄严。1896125日武训在临清他所创办的御史巷义学去世,殁后葬于当时的崇贤义塾东壁外,即今武训墓在位置。1966年初秋,武训墓被红卫兵砸毁掘开,武训先生被抬尸游街,焚尸街头。后残骨被武庄武氏后人归葬武训祖茔。19959月,在祠前建有百米碑廊,碑刻26块;在祠右前方建有高歌台,又名嘤鸣台;在祠左前方建有武训魂亭,亭额由著名学者季羡林题写。

1859年,21岁的武训开始行乞集资。他手使铜勺,肩背褡袋,烂衣遮体,边走边唱,四处乞讨,其足迹遍及山东、河北、河南、江苏等地。将讨得的较好衣食卖掉换钱,而自己只吃粗劣、发霉的食物和菜根、地瓜蒂等,边吃边唱:吃杂物,能当饭,省钱修个义学院。在行乞的同时,他还拣收破烂、绩麻缠线,边绩麻边唱道:拾线头,缠线蛋,一心修个义学院;缠线蛋,接线头,修个义学不犯愁。他还经常给人打短工,并随时编出歌谣唱给主人听。当给人家推磨拉碾时,就学着牲口的叫声唱道:不用格拉不用套,不用干土垫磨道。另外,他还为人做媒红,当邮差,以获谢礼;表演竖鼎、打车轮、学蝎子爬、给人做马骑等,甚至吃蛇蝎、吞砖瓦,以取赏钱;将自己的发辫剪掉,只在额角上留一小辫,以兑换金钱和招徕施舍。

1886年,武训已置田230亩,积资3800余吊,在柳林镇东门外建起第一所义学,取名崇贤义塾。他亲自跪请有学问的进士、举人任教,跪求贫寒人家送子上学。当年招生50余名,分蒙班和经班,不收学费,经费从武训置办的学田中支出。每逢开学时,武训先拜教师,次拜学生。置宴招待教师,请当地绅士相陪,而自己站立门外,专候磕头进菜,待宴罢吃些残渣剩羹即去。平时,他常来义塾探视,对勤于教事的塾师,叩跪感谢;对一时懒惰的塾师,跪求警觉;对贪玩、不认真学习的学生,下跪泣劝:读书不用功,回家无脸见父兄。武训一心一意兴办义学,为免妻室之累,一生不娶妻、不置家。有人劝他娶妻,他唱道:不娶妻,不生子,修个义学才无私。其兄长亲友多次求取资助,他毫不理顾,唱道:不顾亲,不顾故,义学我修好几处。山东巡抚张曜闻知武训义行,特下示召见,并下令免征义学田钱粮和徭役,另捐银200两,同时奏请光绪帝颁以乐善好施匾额。清廷授以义学正名号,赏穿黄马褂。其名声由此大振。

1896423日,武训在朗朗读书声中含笑病逝于临清御史巷义塾,终年59岁。师生哭声震天,市民闻讯泪下,自动送殡者达万人,遵遗嘱葬于柳林崇贤义塾旁。10年后,清廷将其业绩宣付国史馆立传,并为其修墓、建祠、立碑。武训的业绩受到世人的钦敬,许多名家题词,全国出现以武训命名的学校多处,并曾一度将原堂邑县改称武训县。1945年,冀南行署在柳林创办武训师范。

相关热词搜索:平民 教育家 武训
上一篇:美国总统肯尼迪夫人杰奎琳
下一篇:漫画家丁聪
成功网 2018 www.cgw1.com@ 版权所有 备案号:鄂ICP备2021007785号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