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47年2月11日早晨,冰雪深深覆盖着位于美国中西部俄亥俄州的米兰小镇,在微弱的油灯下,诞生了一个即将点亮一盘灯,照亮全世界的人——汤姆斯·爱尔瓦·爱迪生。
汤姆斯·爱尔瓦·爱迪生的父亲叫塞谬尔·爱迪生,母亲叫南西·爱莲特·爱迪生。漫长而又寒冷的冬天已经夺去这个家庭6个孩
子当中最小的3个生命。这个新的生命使他们全家都感到快乐。邻居说:我不知道他将来会怎样,但我肯定这是个不寻常的孩子。他的头特别大,小时候,人们通常叫他爱尔瓦,他母亲则一直叫他爱尔。
小爱尔用行动证明自己的确是不同寻常,他一学会说话就开始发问,而且一生都在提问。他提的问题,有些没有简单的答案,有些简直是无稽之谈。但是,他不停地提问,他的问题甚至使人懒得回答,只有他的妈妈总是试图回答。
“风为什么吹?”他问父亲。
“我不知道,爱尔。”父亲说。
“你为什么不知道?”他又问。
爱尔对一切都感兴趣。他似乎在想,大自然中充满着未知的事物,而他的任务就是去发现它们。他5岁时,见到母鸡孵小鸡,自己也蹲在鸡蛋上孵起来。他6岁的时候,有一次到父亲农场的一所房子里去玩,他决定点一小堆火。“我想看看火会干些什么?”但是,火迅速蔓延开了,爱尔吓跑了,整个建筑物成了灰烬。火扩展开去几乎烧掉了整个小镇。爱尔的所作所为是这样的糟糕危险,他的父亲在全镇人的注视下鞭笞了他。
当爱尔7岁时,他父亲的生意更萧条了。塞·爱决定搬到密西根州一个叫休伦港的小镇上去。爱尔在这里得了猩红热,他病了很长时间,因此,他母亲这年没有送他上学。当爱尔耳聋后,人们猜测,这场病可能是致聋的原因之一。
因为搬家和害病,爱尔到8岁才去上学。他进了一所很小的学校,所有班级都在一间教室里。教学的大部分内容是让孩子们记忆东西。爱尔喜欢提问,并期望得到回答,而不仅仅满足于学习和记忆老师教的东西,因此,他的成绩很不好。3个月后,爱尔听老师说:“爱迪生这孩子头脑不管用,他不能够学习。”爱尔对这种不公正的评价非常愤怒。他拿起自己的帽子和上衣回到了家里,发誓“再也不到学校了”。当他母亲得知此事后,她甚至比儿子更愤怒。第二天,她找到教师问“我听说你认为我儿子头脑不管用?我也曾当过教师,我认为爱尔的头脑比他同龄的孩子都好用。”并认为教师的教学方法肯定不对头,她决定自己来教爱尔。她问爱尔:“从今以后,我教你读书,你有没有决心学好?”妈妈的话深深地打动了小爱尔的心,他认真地回答:“妈妈放心,我一定好好读书,长大了要在世界上做出一番事业来!”从此,在妈妈的耐心指导下,爱尔勤奋学习,进步很快。爱尔一生只上过3个月的学校。他的母亲不仅教他知识,而且还教给了他对学习本身的热爱,她认为思考比记忆事实更为重要。爱尔对读好书很感兴趣,9岁时,他便能很地阅读难懂的书了。
不久,爱尔读了一本能在家里做试验的科学教科书。这本书给他打开了一个全新的世界。他做了书中所有的试验。从此以后,爱尔把所能得到的钱全部拿来买了试验用品,家里的地窖变成了他的“实验室”。在爱迪生那个时代,人们对电学的兴趣就像我们今天对太空旅行的兴趣一样。爱迪生11岁时对电学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架起了自己的第一条电报线。为了得到电,爱迪生把电线绑在2只小动物的腿上,然后用手不停地搓它们的皮毛,这没有给他提供足够的电源。父亲没有多余的钱给他购置电源装置。12岁时,他便到底特律至休伦港的火车上去卖食品和报纸,一心想赚足够的钱进行科学试验。
爱迪生在火车上干了4年时间,当他15岁的时候,发生了一件重要的事件,导致了他一生的重大变化。1862年8月一个炎热的上午,他救了一个正在铁路上玩耍的小孩,而这个小孩正是该车站业务经理的儿子。业务经理试着要感谢爱迪生。但爱迪生却并不怎么看重这件事。业务经理想了几天,问他:“你愿意学习电报吗?”“我当然愿意!”爱迪生回答。爱迪生感到很幸福,他为业务经理当了5个月的助手,学会了铁路报务员使用的所有特殊信号。电报是新生事物,当时没有多少人会发送和接收。最好的报务员每分钟只能接收45个字母,一旦做到了这一点,他就可以在任何地方很容易找到工作。爱迪生向铁路当局申请报务员工作,17岁的爱迪生从此开始了报务员生涯。后来,他因搞试验而多次失去工作。1867年后半年,爱迪生回到休伦港小住了几个月。他的家庭已经变得很穷,母亲也病了。人们认为爱迪生是家里最没有出息的孩子。他没有工作,也没有钱,他在休伦港非常不快乐,决定离开。
1868午3月,爱迪生到达东海岸的波斯顿。他几乎没费事就找到了工作。他被安排到第一号电报机前为波斯顿总部接受电报,他工作得很出色。年轻的爱迪生一有空闲就埋头试验。他从没停止发明一种可同时发出2份电报的电报机。因而,他常用工作来开玩笑,后来,他被派到一个不很关键的岗位上。
1869年1月,爱迪生辞去了公职。他成了一个专职发明家。这期间,他试验双向电报机和投票记录机,获得了第一份专利证书。尽
管投票机专利没有卖出去,但却使爱迪生出了名,波斯顿的人都知道爱迪生是一个真正的发明家。爱迪生历经困苦曲折成立了自己的公司进行发明工作。他向黄金公司送去了几项发明,获得了4万美元的报酬。爱迪生被这个报价惊吓得几乎跌倒在地板上。5年后,他已成为一个出名的发明家。尽管爱迪生赚了很多钱,但由于耳聋,使他难以接近女孩子,仍然独身住在一个小房间里。后来,爱迪生结识了玛丽。由于爱迪生有些耳聋,他俩各拿一块银币,用手指头按照电报密码系统来传递心声。有一天,爱迪生发出了这样一封电报:“我一直在想你,你愿意嫁给我吗?”玛丽回答:“我很乐意这样。”他们就这样确定了婚约。1871年12月25日,他们正式结了婚。爱迪生带着他的新婚妻子住进了刚购置的右街97号房子。他们刚刚单独在一起,他便想起了一个新发明问题,他便告诉新娘,他必须立刻到办公室去,并答应回来陪她吃晚饭。玛丽不想惹他生气,就没有请求他留下,独自一人度过了新婚的第一天。直到半夜12点后,他的一位朋友才从办公室把他找回来。
爱迪生总是能够捕捉思想的火花,注意细微的事情。有一次,爱迪生做试验时,对着电话唱歌,他感到电话中一个金属尖受到声音的震动刺入他的手指。他想,如果他能将金属尖的运动记录下来,然后,再让金属尖按照原来的轨迹再运动,这样就可以发出同样的声音来。于是,他用一个金属尖和电报纸进行试验。他向电话大喊:“哈罗!哈罗!”这时金属尖在纸上移动。然后他用金属尖再次沿着旧轨迹移动,他听到了很微弱的声音:“哈罗!哈罗!”发明样机出来了,全世界都吃惊地了解到爱迪生发明了会说话的机器。成千上万的人赶往爱迪生的住处曼勒公园参观。1878年2月1 9日,爱迪生取得了留声机的专利。专利局的记录写到:在此以前,还未有人进行过记录人类声音的尝试。
爱迪生拜访B-W后,决定发明一种具有孤光和天然气灯2种优点的照明装置。他公开宣布,他要在2年之内发明电灯。同时,还宣布将发明一种从蒸汽热能中获取电力的方式。爱迪生打算寻找一种材料:电可以使它发热,热到发光,同时又不致于烧毁或失去其强度。他试验了许多种,但最好的似乎是铂,一种很贵重的稀有金属。他又设想将灯泡中空气抽出,因为空气使铂线烧断得太快。这是研制电灯过程中的第一个重要突破。爱迪生下一个目标是寻找比铂线更好的材料。因为铂线太容易烧断,而且价格昂贵。为了找到最好的材料,他几乎试验了所知道的全部材料,一周又一周,大约持续了1年。爱迪生的眼睛开始感到发痛,因为他长期在强烈的灯光下工作,他担心就像失去听觉那样再失去视觉。而且他现在剩下很少一笔钱了。他几乎就要失败了。他和他的技工们不知道又经过了多少次试验,终于在1 879年10月21日夜里成功了。他们把一条完整的黑色材料线装入到玻璃容器,抽净了空气,然后通上电源,随着时间的流逝,人们越来越惊喜,第一盏灯持续亮了45个小时。爱迪生已经把黑夜变成了白昼。电灯的产生将改变世界每一个人的生活,成千上万尚未出生的人也将得到极大的帮助。直到12月底,爱迪生才向公众宣布他的成功。消息传开,人们蜂拥而至。这时,爱迪生宣布,除夕之夜的曼勒公园,将用电灯来照明。爱迪生把灯泡挂在从车站到他实验室的路2旁的树上,他接通了电源,灯泡像金色的花朵一样开放了,送出巨大的亮光。人们惊讶地屏住呼吸,观看这最美妙的景象。曼勒公园的除夕之夜震惊了世界。1880年10月,爱迪生在曼勒公园对面建造了世界上第一个生产灯泡的车间。这时他已找到一种价格更便宜的纤维来做灯丝。
爱迪生认识到,如果不建造一种电力系统,他发明的电灯将无甚大用。因此,他像往常一样把全部精力投入到巨大的电力系统工程上来。他几乎忘记了什么是睡觉,几乎看不到玛丽和孩子们,他终于获得了成功。他让强大的电流通过他铺设的地下电线到达纽约珍珠街,几百只电灯像星星一样闪烁。
后来,爱迪生又发明了电力牵引机车、活动画片机、蓄电瓶等。爱迪生一生从不为失败所困挠,从不浪费时间去伤心,他总是顽
强的奋斗,终于获得了巨大的成功。流逝的岁月,给爱迪生的鬓发洒下了皑皑霜雪。直到75岁时,他还是照样去实验室签到上班。他曾风趣地对人说:“我已经是135岁的人了”。若用平常人活动的时间算,他可真比一般人135年干得还要多。爱迪生勤勤恳恳地为科学技术的发展奋斗了一生,仅在专利局正式登记的发明就有1300多项。当人们百般称赞他是天才时,他却真诚地回答:“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百分之九十九的是汗水。”这句富有哲理的话,正是他一生的生动写照。
1931年1 0月1 8日,爱迪生这位为人类作出了巨大贡献的伟大发明家逝世了,终年84岁。1 0月2 1日,电灯发明52周年纪念日,爱迪生的遗体被安葬在离家不远的一棵大树旁。有人请求胡佛总统,命令全国停电1分钟来纪念他。但是,这种请求没有被批准。因为,爱迪生的发明是如此重要,人们连1分钟都不能没有电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