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3年10月31日,马来西亚副总理阿卜杜拉·艾哈迈德·巴达维,接过马哈蒂尔执掌了22年之久的权杖,正式宣誓就职,成为马来西亚自1957年独立以来的第5任总理。但是,对于这位素有“好好先生”之称的新总理来说,治理“后马哈蒂尔时代”的马来西亚恐怕并不轻松。
巴达维,1939年11月26日出生于马来西亚槟城,毕业于马来亚大学,获伊斯兰研究学士学位。1969年至1978年,历任公共事务局助理秘书、国家保安委员会助理秘书及文化、青年和体育部青年局局长等职。
1965年,巴达维加入马来民族统一机构(巫统),1979年当选为巫统最高理事会成员,1984年当选为巫统副主席,2000年5月当选巫统署理主席。2003年10月被任命为巫统代主席。2004年7月当选为巫统主席,同年9月就任。
1978年,巴达维当选国会议员,历任总理府不管部长、总理府部长、教育部长、国防部长、外交部长、副总理兼内政部长等职。巴达维是在马哈蒂尔手下第4位担任副总理一职的人,从出任这个职位的第一天起,他一直谨言慎行,避免过分抛头露面。当马哈蒂尔令人吃惊地宣布辞职时,巴达维显然很不愿意被看成是一个急于接班的人,所以他成为第一批劝说马哈蒂尔留任的巫统领导人之一。
2003年10月31日,马来西亚总理马哈蒂尔辞职退休,时任副总理的巴达维宣誓就任马来西亚总理。2004年1月7日内阁改组后,他除任总理外还兼任第一财政部长和内政部长。2004年3月22日,执政联盟国民阵线赢得大选胜利,作为国民阵线主席的巴达维连任总理并宣誓就职。巴达维在马来西亚王宫举行的就职典礼上表示:“我将殚精竭虑以完成总理使命”。
在马哈蒂尔时期,马来西亚经济运行一直存在着市场竞争不足的严重问题,其主要原因在于政府与企业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许多政府合同未经招投标就被授予一些企业,严重限制了市场的良性竞争。但是,要想扭转这一局面,势必会超出许多既得利益集团的承受限度,最终危及新政府的根基。
巴达维是一名虔诚的穆斯林,生活简朴,有廉洁先生的美称。他在担任外长期间先后于1992年、1997年两次来华访问,2003年9月以副首相身份访华。2004年5月,巴达维对中国进行正式访问。
2008年3月8日,马来西亚举行了第11届大选,以巴达维领导的国民阵线遭到挫折,失去了超过1/3国会议席。巴达维原定于2010年转让职权给其副手纳吉布,由于遭到巫统高层的压力下,被逼提早至2009年3月的巫统党选后转让职权,同时也不寻求蝉联巫统主席职。2009年3月26日,在巫统召开的大会上,纳吉布在没有任何竞争对手的情况下,毫无悬念地从巴达维手中接过巫统主席的职位。按照马来西亚的传统惯例,巫统主席将出任政府总理。4月2日,巴达维向马来西亚最高元首阿比丁递交辞呈,并请求批准由副总理纳吉布接任总理职务,纳吉布也自然而然地成为马来西亚新任总理。
2009年4月2日,巴达维正式卸下总理职务,把职权转让给纳吉布。4月4日,巴达维获最高元首封赐“敦”勋衔。
巴达维和前妻恩东育有1子1女。在2005年10月20日,恩东不幸在布城首相官邸病逝,享年64岁。于是,巴达维再娶珍阿都拉为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