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旅作家魏巍
2011-07-12 19:06:54 来源:搜集整理 作者:李遂霞 评论:0 点击:
魏巍,当代诗人,著名散文作家、小说家,1982年,获中国首届茅盾文学奖长篇小说创作奖。代表作有《谁是最可爱的人》、《东方》。
魏巍,当代诗人,著名散文作家、小说家,1982年,获中国首届茅盾文学奖长篇小说创作奖。代表作有《谁是最可爱的人》、《东方》。
魏巍,1920年1月16日出生于河南郑州,原名魏鸿杰,笔名红杨树。童年及少年时期曾就读于平民小学及简易的乡村师范,开始接触文学作品,就对文学产生了浓厚兴趣。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魏巍赴山西前线参加八路军。1938年到延安,魏巍加入中国共产党。抗大毕业后在晋察冀边区从事部队宣传工作,其间创作了不少宣传抗日、反映边区人民抗日斗争的街头诗、抒情短诗和通讯。先后发表了《蛔蛔,你喊起他们吧》、《好夫妻歌》、《黎明的风景》、《寄张家口》、《开上前线》等诗歌作品。其中1942年创作的长诗《黎明的风景》,因成功地表现了抗日斗争的生活,而获晋察冀边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颁发的奖励。
魏巍的主要作品有:散文集《幸福的花为勇士而开》、诗集《两年》、《不断集》,短篇小说《老烟筒》。抗美援朝期间, 魏巍3次赴朝,写下了《前进吧!祖国》、《依依惜别的深情》等优秀散文。散文集《谁是最可爱的人》在国内引起轰动,“最可爱的人”成了人民志愿军的代名词。
1952年, 魏巍与白艾共同创作出版了中篇小说《长空怒风》。1956年又与钱小惠合作写出了电影小说《红色的风暴》。1963年参加了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的解说词编写工作。从1959年始至1978年,历时20年创作了著名的长篇小说《东方》,以史诗般的笔触,热情而又深远开阔的思想,表现了壮烈的抗美援朝战争生活,因而荣获1982年中国首届茅盾文学奖长篇小说创作奖。此后又出任《解放军文艺》副总编、解放军总政治部创作室副主任、总政治部文艺处副处长、北京军区宣传部副部长、北京部队政治部文化部部长、文化部部长,《聂荣臻传》写作组组长,《中流》主编,北京军区政治部顾问。中国作家协会第四届理事,第一、二、三届全国人大代表。
2008年7月27日,板门店停战协议签定55周年纪念日之时,魏巍于301医院病榻前为抗美援朝胜利纪念活动题词。
2008年8月24日,走过88年生命历程的魏巍老人因肝癌谢世。在军旅作家徐贵祥眼里,魏巍是一个言谈举止都很率真的人。他的作品能及时反映现实生活,并擅长把叙事、写景、议论、抒情巧妙地融为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