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星时间感悟
2011-07-30 11:33:49 来源:转 载 作者:实话实说 评论:0 点击:
有两点很重要:首先不要把任何事情寄希望于大段的连续时间,学会利用短暂的间隔时间;其次要提前为所要做的事情做好准备。
工作之后,我很少跟F老师见面了,但在网上聊天是经常有的,每次网聊他总要问起我最近写了什么新文章,我总是很惭愧地敲出几个字,“最近工作很忙……”。但感觉脸已经发烫了,因为我知道这只是一个借口。
读研期间,由于时间比较宽裕,我参加过很多文学圈的聚会,F老师就是在一次诗歌爱好者聚会上认识的。其实之前我们就曾网聊过,丰富的阅历煅就了他敏捷的才思,多种语言的翻译,是他的工作更是他的兴趣,我由衷地敬佩,他那种长者的风范与和蔼,我们成为忘年之交。
有一天,我让一位同事发布软件新版本时,他说正在赶写一份文档,如果中间被打断,他的思路就会受到影响。既然他如此认真,我再怎么好意思打扰他,但这种情况我想是每个人都会遇到的。有一次,我去F老师家去玩,他拿出很多最近翻译的文章给我看,有英语的、日语的、德语的、俄语的、法语的……我看了之后很惊讶,因为F老师平时要给学生上课,同时还在写好几部长篇小说。我问他哪有那么多时间,他很平淡的说,每天翻译一点就不会觉得多了,每天写一点,时间长了,一部小说就完成了。
是啊,每天做一点,再多的事情也会完成。更重要的一点是,我们工作之后,再不可能有大量的连续时间。当我们在做一件事情的时候,我们总会被其他事情所干扰。例如BOSS给你3天的时间,让你写一个简单的DEMO演示程序,看起来3天的时间很多,完成一个简单程序肯定是够了,但结果会怎样,他会找你开会;与客户谈需求时,他会带上你;甚至要你解决一些其他软件的BUG。这些事情你都不可能推托,所以所谓的3天其实只是零零散散的几个小时加上几个小时,甚至是很多个不连续的几分钟。那是不是我们要一直等到有3个整天才来完成这个DEMO呢,那恐怕这辈子你也完成不了了。
记得在校读书期间,我曾计划过好几部长篇小说的写作,大部分都设计好了故事情节,有的甚至已经开了头,但都没有善始善终。我总安慰自己说,等到我有了时间再写吧,但这一天恐怕再也等不到了。偶尔有了时间,我坐下来,准备了茶水、笔纸,但当我真正要开始写时,却总被一些细节所困扰,例如他们到底是应该相遇在人头攒动的街头,还是邂逅在欧式的咖啡厅比较浪漫?一个主人公的名字究竟叫严子寒好呢还是叫严子林好?这些细节虽然不重要,但追求完美的性格逼迫我去想、去推敲。当我再为想出一个比较好的结果而欣喜时,时间已经悄然流逝,我又不得不把稿子再次锁入抽屉,去参加一个同学聚会。
所以,当你有5分钟的时候,你不可能再花3分钟来做准备,很快地投入工作,集中精力去完成工作,这一点很重要。至于一些准备工作应该事先都做好,在我们回家的路上,在我们休息的间隙,或者餐桌上,总之,我们可以有大量的时间去思考这些细节。只有这样时刻准备着,我们才可以做到最大效率的利用这些零碎的时间。
总之,有两点很重要:首先不要把任何事情寄希望于大段的连续时间,学会利用短暂的间隔时间;其次要提前为所要做的事情做好准备,不要等到有了时间才去思考事情的细节,这样才能提高零星时间的利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