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破仑·波拿巴(1769-1821),法国近代资产阶级军事家、政治家、数学家。法兰西共和国第一执政,法兰西
第一帝国皇帝,意大利国王,莱茵联邦保护人,瑞士联邦仲裁者。曾经征服和占领过西欧和中欧的广大领土,人称奇迹创造者。
拿破仑·波拿巴1769年8月15日出生在科西嘉岛的阿雅克肖城,他的家族是一个意大利贵族世家,在父亲卡洛·波拿巴的安排下,拿破仑9岁时就到法国布里埃纳军校接受教育。1784年以优异成绩毕业后,被选送到巴黎军官学校,专攻炮兵学。16岁时父亲去世,他中途辍学并被授予炮兵少尉头衔。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后,拿破仑回到科西嘉,希望推动科西嘉独立,但遭到另一个亲英反法的保利集团排挤,最后全家都逃往法国。
1796年3月2日,26岁的拿破仑被任命为法兰西共和国意大利方面军总司令。3月9日与情人约瑟芬·博阿尔内结婚,之后便匆匆奔赴前线。有意思的是,拿破仑的血统也是属于意大利的,虽然他是法国公民,然而父亲却是意大利人。在意大利,拿破仑统帅的军队多次击退了奥地利帝国的维尔姆泽将军与萨丁组成的第一次反法同盟联军,最后迫使对方签署了有利于法兰西共和国的停战条约。
取得意大利之役的胜利后,拿破仑的威信越来越高,他成为法兰西共和国人民的新英雄。而他的崛起令督政府感觉受到威胁,因此,任命他为法兰西共和国阿拉伯埃及共和国军(东方军)司令,派往东方以抑制英国在该地区势力的扩张。在拿破仑的远征军中,除了2000门大炮外,还带了175名各行业的学者以及成百箱的书籍和研究设备。在远征中拿破仑曾下达过一条著名的指令:“让驴子和学者走在队伍中间。”拿破仑本人精通数学,同时还十分喜爱文学和宗教,受启蒙运动的影响非常大,他在数学方面曾经创造过一个“拿破仑定理”。然而1798年远征埃及本身是一个大失败。虽然拿破仑指挥法军在陆地上取得全盘胜利。拿破仑的舰队被英国的海军中将纳尔逊完全摧毁,部队被困在埃及。1799年回国时,400艘军舰只剩下2只小舰,原本侵略印度的计划受阻,人员损失惨重。
1799年10月,回到法国的拿破仑被当作“救星”来欢迎。11月9日,拿破仑发动了雾月政变并获得成功,成为法兰西共和国第一执政,实际独裁者。拿破仑之后进行了多项政治、教育、司法、行政、立法、经济方面的重大改革,其中最著名并且直到今天依然有重要影响的《拿破仑法典》,是在政变的当天晚上就由拿破仑下令起草的,很多条款拿破仑本人亲自参加讨论并最终确定,基本上采纳了法兰西共和国大革命初期提出的比较理性的原则。
1804年11月6日,公民投票通过共和十二年宪法,法兰西共和国改为法兰西帝国,拿破仑·波拿巴为法兰西的皇帝,称拿破仑一世。
拿破仑无时无刻不在想着统治整个欧洲,欧洲大陆上只有俄国没有被他控制。1812年5月,拿破仑率领操12种语言的57万大军远征俄罗斯。俄军坚决反对拿破仑侵略,虽然法军一路取得胜利,但是伤亡极其惨重。
拿破仑兵败后,法国人民以及大臣强烈要求他专政,推翻逼迫他退位的议会。但是,由于拿破仑清楚,资产阶级已经抛弃了他。因此,他拒绝发动人民抗战。6月22日,拿破仑宣布退位,英国人决定把他流放到圣赫勒拿岛,而且对他很不客气,也没有给他留下皇帝的名号。
1815年10月,拿破仑被流放到大西洋的圣赫勒拿岛。1821年5月5日,拿破仑在岛上去世,5月8日在礼炮声中这位征服者被葬在圣赫勒拿岛上的托贝特山泉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