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成功网官方网站! 热烈欢迎读者注册会员并登录在线投稿

登录 | 注册

人物、时空之星、名门世家、成功规律、时间运筹、投资理财、童星闪闪、爱情婚姻、健康长寿、文学集粹、为成功人士立传、为普通家庭写史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童星闪闪 > 早期教育 > 列表

早期教育与天才(4)

2010-10-05 20:32:39 来源: 作者:木村久一(日本) 评论:0 点击:

第四章 这个世界上为什么平庸者居多

人就像陶瓷,是放在模子里烧出来的,而放在什么样的模子里就会烧出什么样的瓷器。也就是说父母在孩子小时候给予他什么样的教育,他长大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说“幼儿是成人之母”。

让孩子赢在起点

在前面曾提到过的塞德兹的父亲----塞德兹博士曾写过一本伟大的书----《俗物与天才》,这本书不厚,只有100页,却在教育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一笔。

塞德兹博士是俄国人,曾在美国哈佛大学跟随著名的詹姆逊博士攻读心理学。作为詹姆逊博士的得意门生,塞德兹博士对导师怀有深深的感恩之心,并用自己导师的名字给自己的孩子起名为詹姆逊、塞德兹。

赛德兹博士非常有学问,他还写过《暗示心理学》《双重人格》《精神病理学研究》《睡眠实验研究》《笑的心理》《常态与变态心理学》等很多著作。他在《俗物与天才》一书中说:柏拉图在《理想国》中有一句话——教育是社会之本,这真是非常精到的见解。

是的,不论是神秘东方哲学中的宿命论,还是我们常见的个人主义、理性主义,或者自由主义、专制主义、宗教理想等等,无一不是从孩提时候所受的教育发展而来的。人就像陶瓷,是放在模子里烧出来的,而放在什么样的模子里就会烧出什么样的瓷器。也就是说父母在孩子小时候给予他什么样的教育,他长大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说,“幼儿是成人之母”。基于这样的认识,赛德兹博士认为孩子的生长环境是极为重要的。他说:

尽管我不知道其他父母是怎样看待这个问题的,但我发现这样一个事实:只要是有所成就的孩子,他们的父母对这个问题都极为重视。另外,就我的经验而言,父母受教育的程度在孩子天赋发展的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这些受过良好教育的父母非常重视孩子的生长环境,并乐意于为之创造。

事实上,天才的幼年几乎都生长在丰富而有趣的良好环境中,这可以从任何一位天才或伟人的传记之中看到。在小赛德兹出生之后(或者说在他未出生时),赛德兹博士和妻子就精心地为他布置了属于他的生活空间。他们尽量让儿子的睡房活泼有趣、富于变化。他们在他的屋子里摆了很多书,并用颜色好看的饰物装饰房间,目的就是让他每天一睁开眼就能看到美好的东西。

可以这样说,为了使儿子在人生的起点获得尽可能丰富的教育,赛德兹夫妇用心良苦,他们竭尽全力为儿子提供了花样繁多的训练,目的就是为了让他尽可能地感知外界大量的信息。所以当小赛德兹还是一个婴儿时就已。经接触到了鲜亮的色彩,丰富而有趣的形状和各种悦耳的声音。

在儿子稍大一些,也就是在他l岁的时候,赛德兹博士对儿子的生长环境已不再局限于房间或饰物的安排了,而是为他提供更多、更有意义的东西。在书中,赛德兹博士对此做了详细的描绘:

记得我第一次把那些颜料和绘画工具交到儿子手中时,他乐坏了,对这些陌生的东西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在这里我想作一个小小的声明,我的本意并非一定要把儿子培养成一名艺术家,但是艺术方面的教育可以说会让他终生受益。我们周围有很多父母,他们要求孩子这样,要求孩子那样,总是把自己的想法强加在孩子身上。他们为孩子买钢琴就是希望孩子有一天成为钢琴家从而为自己带来名望,他们让孩子学画画就是希望有朝一日孩子的画作能卖个好价钱。然而,这些想法是愚蠢的,这些做法是极不负责任的。起初,我为儿子买绘画工具仅仅是为了让他能够接触到更多的东西,并没有想到他会对此有那么大的热情。可是当儿子接触到这些有趣的用具和颜料之后,我才发现他是多么地喜爱它们。听我这样说,可能会有人认为我应该开始请人教儿子绘画了吧。不!我没有这样做。我既没有要求儿子画出什么,也没有专门为他请教师,只是顺其自然地让他摆弄那些绘画用具。

我曾经和一些艺术家以及精通艺术的人讨论过,他们都认为真正的艺术是来自于艺术家的内心世界以及他们的本能冲动。可以这样说,艺术在本质上是不可学的,也就是说艺术本身是无法学的,能够学的只是技术和技巧。

因此,对于我这个只有两岁的孩子来说,学习那些绘画技巧显得毫无意义,他也不可能掌握那些复杂的技巧。所以,在这个时期,我认为根本没有必要去教孩子画画,他需要的仅仅是充满愉快的玩耍。

也许有人会问,你这样做不是把那些绘画用具浪费了吗?你这样做不是在白白浪费孩子的时间吗?我可以肯定地回答,我的这种做法并没有浪费什么,而且达到的效果是令人吃惊的。儿子的房间中,除了那些我专门为他买来挂在墙壁上的图画之外,剩下的就是他自己的“大作”了。儿子的这些画既无技巧也无特定的主题,可以说是真正的涂鸦,虽然在专家眼中算不上什么好,却很多,很有趣。是啊,他画的人头就像一只泄了气的皮球,他画的苹果就像那些发育不良的品种,他画的房子好似快要坍塌似的。尽管这样,他仍然兴致勃勃地画完了一张又一张。

音乐往往能够造就天才

我们能够从大量的文献之中看到,凡是被称为天才的人,大多数都极其喜爱音乐,并都有接受过音乐教育的经历。一位哲学家曾经说道:“音乐往往能够造就天才。”当然,我们都明白他所说的天才已经超出了音乐的范畴。孩子接受音乐教育不仅为他成为音乐家提供了可能,也为他其他方面的发展创造了极佳的条件。赛德兹博士对此也有独到的见解:

我儿子小赛德兹一直是个酷爱音乐的人。正如他所说的那样,惟有音乐才能使他宁静下来,使他有良好的心态面对生活中的一切。他说音乐之中有许多琢磨不透的东西,而正是这些给了他智慧及勇气。可以这样说,音乐已经成了小赛德兹生命的一部分,将会陪伴他的一生。我想,只要是真正接触过音乐的人,只要是在孩子幼小时就对他们施行过音乐教育的人,对此都深有体会。而就我的个人经验而言,音乐的确是美妙的东西。因为它不需要通过语言来解释其中的奥妙。你可以是一个没有受过教育的人,甚至目不识丁的人,还可以是一个身有残疾的盲人,但只要你有听力,你就能毫不费力地从音乐之中享受到它所传达出来的东西。

那么,对于一个什么都还不懂的孩子,对于一个在学识方面极其有限的孩子来说,音乐不正是一把直接开启他心智之门的金钥匙吗?当孩子不能理解教育者的思想时,音乐不正是传达这种思想的最佳方式吗?

在儿子诞生后不久,赛德兹博士就发现婴儿对听觉的敏感远远超过了视觉,所以在儿子的成长过程中,他始终把音乐教育放在很重要的位置。当然,他并不是想刻意将儿子培养成一个音乐家。赛德兹博士的妻子曾受到过极好的教育,那种自幼贵族式的教育使她对音乐极为精通。可以这样说,她是一个非常出色的钢琴演奏者,同时她还会演奏一种极为迷人的乐器—吉他。每当母亲在客厅中弹奏钢琴时,小赛德兹总会有不同的反应,而这种反应在他还在摇篮中的时候就已经有了。他哭闹时一听到悦耳的琴声便会立刻停止,甚至还会流露出愉快的微笑。我们周围的大多数父母,在孩子哭闹时便立刻给他递上吃的,这其实是一种不正确的做法。因为这样不但对孩子的健康有害,也会使孩子养成一种恶习,会在幼儿的头脑中形成这样一种概念,即哭闹便能换来吃喝,吃喝是世界上最好的事。形成了这种概念的孩子今后必定会变成一个平庸者。在这一点上,赛德兹的妻子做得极为出色。她并没有像其他的父母那样,而是常常用音乐去慰藉哭闹的儿子。

由于钢琴的声音过大,赛德兹夫人便时常弹吉他给儿子听。每当此时,小赛德兹的脸上都会浮现出幸福的笑容。赛德兹夫人的吉他演奏水平很不错,她会演奏声尔、朱里亚尼以及泰勒加的作品。她时常对丈夫说这些大师的音乐极具魅力,只不过现在还没有在美国得到推广。她还告诉丈夫,吉他是一种很不错的乐器,如果儿子将来打算学音乐的话,她一定首先教他吉他。事实上,在以后的日子里,赛德兹夫人的确是这样做的。直到小赛德兹到哈佛念大学的时候,他都一直将那把心爱的吉他带在身边,他的演奏总是能得到同学和老师们的好评。

小赛德兹之所以那么小就能读书写字,并能准确地理解词汇的含义,在某种程度上都归功于音乐。有一天,母亲教小赛德兹形容词,当她讲到“快乐、兴奋、幸福”这些词时,小赛德兹流露出不解的表情。他觉得这几个词都差不多,所以在母亲多次讲解之后仍不能明白它们之间的差别。这时,母亲拿起了那把可爱的吉他,轻松地弹奏了一连串音符,并且主要是在吉他的一弦(E)上弹奏的“你明白了吗?这就是快乐的感觉。快乐是一个形容词,快乐就像在一弦上弹奏出来的音符。”母亲演奏完后对小赛德兹说道:

“哇,原来是这样。”小赛德兹似乎明白了一些。

“那么兴奋和幸福又是什么样的呢?

于是,母亲又以极快的速度演奏了几段和弦,又在吉他的二弦(B)和三弦(G)上演奏了一小段乐曲。“这个和声就是兴奋的感觉,而二弦和三弦上的这几个音就是幸福。”母亲一边演奏一边对小赛德兹说道。这时,小赛德兹的眼中充满了兴奋:“妈妈,我明白这几个词的意思了。”说着,他从母亲的手中抢过了吉他并有力地弹奏了几个和声:“我现在很兴奋。”

从那以后,小赛德兹在对词汇意义的把握上显得很轻松。他不仅能够准确地掌樨很多形容词,坏能够杷官们用音乐表现卅桌。有一次,顽皮的小赛德兹在玩耍中不小心将父亲的一本书撕破了。那是一本很珍贵的书,赛德兹一直非常珍惜。当时父亲气极了,真想狠狠地训斥儿子一番。可小赛德兹却抱起吉他弹奏了一段乐曲,赛德兹注意到他是在低音弦上弹奏的。

“爸爸,我很难过,就像它一样。”小赛德兹一边弹一边对父亲说。赛德兹博士仔细地听了听,儿子演奏的那段乐曲既低沉又忧伤。当时,父亲简直被儿子那种准确把握音乐之声的能力惊呆了。

千万不能用太多条条框框束缚孩子

用条条框框束缚孩子,孩子就会丧失辨别能力、首创精神和自我意识,从而变得消极,容易接受不良暗示,还会在精神上产生种种障碍,不敢大胆行动,长大后也无法独立自主。以前,我们看到用腰带束腰的人和用布缠足的中国女人就会讥笑他们愚蠢,其实用条条框框来束缚孩子是更愚蠢的事情。我们知道许多父母就是因为一味强调清规戒律而毁掉了自己的孩子,这样的父母真应该认真读读赛德兹博士以下的话:

那些持有愚味思想的人常说我的教育方法有害幼儿的神经。但依我看,今天的教育才是这样。人们大都认为,过于用功会损害神经,这不过是无知而已。鉴于我多年接触精神病患者和神经病患者的经验,我敢说,只要有兴趣,再用功的人也不会损害神经,强制学习才会损害神经。由此亦可清楚地看出,损害幼儿神经的正是今天的教育。

因为今天的教育总是在应当开始教育的时候错失良机,而在孩子的究理精神开始枯萎之后才开始急急忙忙、乌七八糟地乱灌一通,即所谓填鸭式、注入式教育。这样的教育自然是有害于幼儿神经的,这样会使得我国的青少年非常厌恶学习。

其实我们如果能从两三岁就开始教育,幼儿就会积极主动地学习。其结果是这些受到早期教育的儿童在10岁左右就能获得不亚于优秀大学毕业生的学力,身体发育良好,精神上也不会有任何异常。这是基于我本人的经验,绝非信口雌黄。

我认为,对孩子实行早期教育其实是很经济的。如果我们将老师花在教育学生上的时间和精力综合计算一下,就会发现这种耗费相当可观。如果孩子能在10岁左右就获得相当于大学毕业生的学力的话,那难道不是一件非常划算的事情吗?不过,我在这里并不是要讨论经济问题,而是为那些永远没有机会发挥自己各种天才潜在能力的孩子们感到惋惜。

在此,我想讲一个早期教育的例子。这个孩子在刚到12岁时,就擅长那些连大学生们都感到头痛的高等数学和天文学,并能背诵希腊原文的《伊利亚特》《奥德赛》。他擅长古典语言,可以像普通孩子读《鲁滨逊漂流记》之类的书籍那样饶有兴味地读埃斯克鲁斯、索福克莱斯、欧里庇得斯、阿里斯托芬、洛西昂等人的作品。他也比较擅长语言学、神学,对逻辑学、古代史等知识也有较深的造诣。那么,他的身体情况怎么样呢?非常理想。尽管他只有12岁,却体格健壮、肌肉发达,看起来像l 6岁的孩子。而且在他身上没有一点少年老成的迹象,他同所有12岁的孩子一样快乐而善良。仅以上述事实便可证明,早期教育绝不会损害幼儿的身心健康,相反,我们人类本来就应当进行这种教育。

其实早期教育早就在古希腊人中盛行了,他们在这种教育下都很健康和快乐。我们从现存于世的雕刻作品可以看到,希腊人的体格健壮而优美。弗兰西斯和高尔顿就能力问题曾经说过,我们近代人和古希腊人相比,就如同把非洲土人和我们相比一样。还有许多学者也说希腊人种是远远优于我们的,其实并非完全如此。我们能成为优于希腊人的人种还是成为劣于希腊人的人种,关键在于我们自己。只要实施适当的早期教育,我们自然也会成为优于希腊人的人。

天才是这样玩出来的

赛德兹博士还认为最重要的不是给孩子灌输各种术语和公式,而是要诱导他们自由地发挥出自己的潜在能力。那么,最佳的诱导方式是什么呢?对于孩子们来说,当然是做游戏了。

没有人能够想像出孩子能在游戏中学到多少知识、发挥出什么样的能力。詹姆斯博士就经常说:“对孩子实行早期教育必须用游戏的方法进行,因为游戏是所有动物的本能,在游戏中,孩子的各种潜藏的天才潜能会一一被激发出来。”

赛德兹博士对儿子的教育也是采取游戏的方式进行的。针对孩子天生的各种潜能,他为儿子设计了五花八门的游戏,比如绘画游戏、音乐游戏、造型游戏、语言游戏、表演游戏、智力游戏、创造性游戏、体育游戏等等,尽力使儿子的潜能无一遗漏地发挥出来。

小赛德兹5岁时的一天,因为感冒躺在床上休息,这时他的叔叔也就是赛德兹博士的兄弟从洛杉矶赶来看望他们。小赛德兹的叔叔是一位探险爱好者,曾去过非洲、印度等地方。他看到小赛德兹病歪歪的样子,就笑着说:“小伙子,你这样可不行啊。来,振作点精神,看我给你带来一个什么礼物!

说着他从口袋里掏出一个圆形的、像钟一样的东西。

小赛德兹接过那件礼物看了看,惊奇地说: “咦,这个钟怎么只有一根针呢?

叔叔说:“傻孩子,这可不是钟,是罗盘,又叫指南针。”

“罗盘?是做什么用的?

“指方向用的。在船上和飞机上,都要靠它指方向,不然就会迷路。”

“啊,原来是指方向的。我有一次和爸爸走散了找不到回家的路,在街上哭了很久,如果有罗盘不就好了吗?”

因为对这新奇事物感到好奇,小赛德兹来了精神,他坐起来不停地转动着罗盘。玩了一会儿,他抬起头来说:“真好玩!罗盘转动时,针跟着不停地颤动;罗盘停下来,针也就不动了,总是指着同一个方向。”

他转过头问叔叔:“为什么针总是指着一个方向呢?

“因为罗盘的指针是磁石做的,箭头指的方向是北方,你看,罗盘上刻着东南西北的记号。只要把罗盘放平,轻轻地转动,让北方的记号对着箭头,就可以知道东南西北的方向了。在大海上航行,有了罗盘才不会迷失方向。”

小赛德兹饶有兴趣地玩着罗盘,突然又问:“箭头为什么总是指着北方,是不是有什么东西在拉它?”

叔叔耐心给他解释:“这是因为我们的地球是一个大磁石,磁力不停地吸引着罗盘上的小磁针,所以磁针的方向始终指着正南正北。磁力不光能够进到屋子里,还能穿过石头。”

小赛德兹的问题源源不绝地来了:“那如果没有空气会怎么样呢?”

“磁力还是可以传过来,即使在真空地带磁力也能传递”。

“那磁力是怎么产生的呢?”

他叔叔是一位工程师,懂得不少这方面的知识,但在小赛德兹连珠炮似的追问下也有点招架不住,额头上都快冒汗了,不得不说:“哎呀,这个问题可不好回答,叔叔也不太清楚……”

叔叔回答不了,小赛德兹感到有些失望,只好继续玩罗盘。看到这种情景,赛德兹博士认为这正是培养儿子的想像力和究理精神的极好机会,要知道,好奇心是最好的老师。趁弟弟在这里度假,赛德兹博士给儿子买来了磁石和各种工具,和弟弟一起动手制作了一个简易指南针。在这个过程中,他一点一滴地教会了儿子诸如“什么是磁力”、“磁力是怎么产生的”、“磁力有什么样的特性”、“地球磁场是怎么回事”这类对他的年龄来说还显得很高深的问题。后来赛德兹博士又给儿子买来了一些磁铁块,这成了儿子很好的玩具,经常用它来做游戏。磁铁“同性相斥、异性相吸”的特性就是他从游戏中发现的。

有一次小赛德兹独自一人在院子里玩耍。他喜欢玩“开火车”的游戏,就是把一些木块连成一串,充作车厢,他在前面拉着“车厢”冒充火车头。他做这个游戏做得很认真,不光要像火车那样发出“呜呜”和“哐啷哐啷”的声音,还要负责在到站时报站名,招呼想像中的“旅客”上下车。这天,小赛德兹突然想到要“扩张”他的火车,他想增加几节车厢,可是父亲给他做的带钩子的小方木块用完了。怎么办呢?小赛德兹想到了父亲刚刚买回来的磁铁块,用绳子拴在最后面,刚好合适。他拴好一块磁铁,又拿来另一块。可是,那块磁铁好像突然着了魔一般,怎么也不肯乖乖地跟在第一块的后面。他又把它放到后面,就有一股力量将他的手弹开。小赛德兹用尽了全身的力气,可是那两块磁铁怎么也不肯吸在一起。小赛德兹呆呆地看着手中的两块磁铁,好一会儿,他忽然大叫起来:“爸爸,爸爸,快来看呀,这两块磁铁里住着两个小精灵!”

赛德兹博士跑到院子里,看到儿子举着手中的磁铁说:“快来看,爸爸,它们不愿意在一起。”

他把两块磁铁往一起凑,自然又弹开了。小赛德兹压低嗓门说:“看到了吧,一定是有两个小精灵住在石头里面,他们闹别扭了,谁也不理谁。”

赛德兹博士忍住笑说:“是啊,是有两个小精灵住在石头里,他们老是闹别扭。”

“啊,”小赛德兹高兴地说,“原来小精灵也会闹别扭啊。爸爸,你把石头砸开吧,我想看看小精灵长什么样儿。”

赛德兹博士大笑起来,摸着他的头说:“傻儿子,这可不是什么小精灵,这是磁力的一个重要原理。磁铁分为正极和负极,而且“同极相斥,异极相吸”。你手上这两块磁铁都是正极,当然会因为相斥而弹开啦。”

“真的吗?”小赛德兹怀疑地说。

“不信?你拿那一块磁铁过来,对,就是缺了角的那块。这块磁铁是负极的,你再试试看,它们会吸到一起的。”

“真的!”小赛德兹觉得有趣极了,他的问题立即成串地冒出来了,“正极和负极是什么东西?磁铁为什么要分成正极和负极?为什么正极和负极就要吸在一起呢……”

赛德兹博士趁机教了他很多地质学上的知识,因为这些知识都是与游戏紧密结合的,所以小赛德兹学习起来毫不费劲。叔叔认为小赛德兹的体质不太好,建议赛德兹博士多带孩子做一些体育游戏。所以小赛德兹的简易指南针做好后,赛德兹博士和弟弟就组织了一帮孩子去野外搞了一次“寻宝藏”的游戏活动。他们来到一片树林中,这片树林离家较远,孩子们都没来过,对于他们来说很陌生。他们把孩子们分成两组,小赛德兹那一组用他做的简易指南针,另一组用叔叔送的罗盘,比赛规则是看谁抢先走出这片树林,并在正北方的大树下找到小赛德兹和弟弟事先埋好的“宝藏”。这个游戏孩子们非常喜欢,玩得十分投入。两个小组各自用指南针确定方向,寻找走出树林的道路,尽快地搜素“宝藏”。比赛的结果是小赛德兹这一组输了,因为小赛德兹制作的简易指南针有偏差,将他们带到偏西北一点的方向上去了。

小赛德兹对此懊恼不已,认识到科学仪器是特别要求精确性的,决心再做一个更合标准的指南针。

总之,在开发儿子的想像力和创造力上,赛德兹博士设计了各式各样的游戏。例如,他曾经送给儿子一个小玩具,用橡皮筋作动力可以飞入空中。小赛德兹非常喜欢,马上就联想到它与飞机的相似之处。他照着这个玩具仿制了几个,都能成功地飞起来。小赛德兹正是在这个玩具的启发下,明白了飞机飞上天的原理,开始学着制作航空模型。

一天,赛德兹博士给儿子带回了几块眼镜片,有近视镜片,也有老花镜片。小赛德兹对新奇的事物一向感兴趣,他把镜片架在自己的眼睛上玩,没过一会儿就觉得眼花,只好把镜片举到离眼睛较远的地方,这样才能看清楚镜片后的东西。当他一只手拿着近视镜片,另一只手拿着老花镜片一前一后地向远处看时,远处教堂的尖塔突然来到了他眼前。他高兴地大叫:“快来看啊,爸爸,礼拜堂的尖塔就在这里!

从此,小赛德兹懂得了望远镜的原理并亲手制作了他的第一架望远镜。就这样通过不断地游戏和动手制作玩具,小赛德兹的潜在能力得到了很好的开发。后来当人们称赞他是一个了不起的天才时,谁都没想到他的天才才能其实是这样“玩”出来的啊。

别教孩子处世哲学和赚钱术

赛德兹博士非常赞同穆勒曾说过的那句话:“教育能造就大人物。”是的,这个世界上所有被称作天才和伟人的人都得益于他们所接受的教育,对此我也深信不疑。

赛德兹博士认为,努力发展自己的智力和保持自己的优秀品质是我们每个人的本份,而在此发展过程中我们最好摈弃处世哲学和赚钱术。许多守旧的人对他的这种教育思想一定感到愕然,但真正的教育就是要摈弃这些东西。赛德兹在书中抨击道:

令人遗憾的是,我们的学校除了培养会赚钱的艺人和店员之外再无理想。这种不培养儿童追求真理的精神,不培养儿童求知欲望的学校有什么意义呢?用栽植盆景的方法来教育学生,使他们天生的才能白白枯死,这样的学校又有什么意义呢?

学校的教育是如此令人痛心,那么我们的家庭教育呢?又培养出了什么天才或伟人吗?不!我们没有。看看那些所谓的文明家庭吧!母亲们成天想的只是她们的服饰,她们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追赶时髦上,以做一个能说会道、虚荣心极强的交际家为荣。那些所谓关心孩子的父亲们,他们又是怎样的呢?我们常常看到这样的场景:父亲们从早到晚为钱奔忙,他们把大量的时间花费在社交的餐桌上,花费在无聊的酒馆中。当他们醉醺醺地回到家时,可曾考虑过那些需要教育的孩子们?这样的家庭能培养出什么样的人才?这些孩子中的大多数到了10岁还不能进行一般的读写,这不是一件令人万分悲哀的事吗?

这些孩子既没有得到“教”,也没有得到“导”,他们在父母的无知中白白虚度了宝贵的时光,这难道不是世界上最大的罪过吗?

由于小赛德兹在一年之内学完了小学的全部课程并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一些望子成龙的父母便向赛德兹博士询问他教育儿子的方法。他们之中很多人认定小赛德兹是个天才,不相信他是受到了某种合理教育的结果。

赛德兹博士告诉他们:“我儿子确实是个天才,但不是你们理解的那种天才。因为他的才能不是上天平白无故赐予他的,而是完全受益于合理的教育和他自己的努力。”有一天,小赛德兹的一位同学的母亲满怀期盼之情对赛德兹博士说:“噢,赛德兹博士,请您帮帮我吧。我的儿子糟透了,他的年龄比小赛德兹还大呢,但他的成绩却那么差。他现在都快ll岁了,可他连基本的拼写都不会。再这样下去,他一定会被学校开除。我希望你能教给我一些教育孩子的秘诀,我会感谢你的。”

像这位母亲一样,很多父母都在为自己孩子的前程焦虑。可是年轻的父母们在为孩子焦虑的时候,考没考虑过自己的原因。他们大概从没有想过,孩子的成败其实完全取决于父母的教育。

据赛德兹博士介绍,这位30来岁的母亲名叫玛丽 恩斯特,是一位食品供应商的妻子。她美貌、热情、善于交际也很会照顾丈夫。她的生活虽然称不上奢华但也非常富足。由于丈夫忙于生意,根本没有时间管教孩子,那么教育儿子的任务就落在了她一个人身上。一个富商之家的女主人,性格开朗而热情,自然有很多人愿意和她交往。为了能够体面地出现在众人面前,玛丽 恩斯特在衣着打扮上花了很大的功夫。她和女伴们时常出现在各种服装店,几乎每天都会带回几件新款的服装。那么,剩下的时间她应该用于教育孩子了吧?不,等待她的还有没完没了的交际,某位夫人举行生日宴会,需要她的参加;某个富商的女儿出嫁,也需要她去帮忙料理;一会儿某位官员要举办招待会了;一会儿又要去参加某个重要的舞会。

就这样,玛丽 恩斯特的生活非常忙碌,她和她的丈夫一样忙碌,无暇关心儿子的教育问题。这样一来,玛丽 恩斯特的儿子成天就在浑浑噩噩的玩耍中度过了接受早期教育的最佳时光。他既没有受到最初级的语言训练,也没有享受到学习音乐和绘画的快乐。久而久之,这个可怜的孩子丧失了对外界事物的敏感,渐渐变得迟钝起来。当他6岁进入一年级学习时,这种缺陷顿时暴露了出来。在小赛德兹用流利的标准英语与老师应答时,玛丽.恩斯特的儿子还不能正确地掌握最基本的发音。当小赛德兹在一天之内连跳二级的时候,这个不幸的孩子还在吃力地掰着手指头数数,那些简单的加减法对他来说似乎是世界上最困难的事。当赛德兹博士了解到这个孩子的情况之后便问玛丽 恩斯特:“为什么不在他两三岁时就对他施行教育呢?”她说:“我当时认为孩子的教育是他将来在学校里的事,我根本不知道有早期教育这一说。”

这个例子告诉我们,由于父母的无知,孩子接受早期教育的宝贵时光被完全浪费掉了。尽管如此,赛德兹博士仍然尽自己的所能去帮助玛丽 恩斯特。他向这位年轻的母亲介绍了自己教育儿子的经验,并详细地给她讲述了小塞德兹的成长经历,把自己所有对教育的理解和观点都告诉了她。但这些对她以及她的儿子到底有多大的帮助,他自己也不敢肯定。但他肯定地说,要是早在几年前就认识她,这个孩子的命运就会得到彻底改变。

这样的事实说明:家庭环境以及家庭教育对孩子的人生极其重要,它的重要性甚至远远超过了孩子将来的初级以及高等教育。老卡尔.威特曾经说过:对孩子的教育必须在孩子的智力微露曙光时开始。

告诉孩子“你真棒”

赛德兹博士曾在书中自豪地宣称,自己的儿子从出生之日起,一直都处于非常自信的状态之中。即便在成长过程中偶尔出现不自信,时间也是非常短暂的。在儿子还没有出生时,赛德兹博士就发誓要把他培养成一个大有作为的人,一个与那些浑浑噩噩的平庸者拉开距离的人。

怎样才能做到这一点呢?在塞得兹博士看来,要想成为一个优秀的人必须拥有独立的人格和个性;要想不跟在成千上万的平庸者后面,要想从中脱颖而出,就必须具备坚持自己观点的能力。然而,要想做到这一切,必须要有一种强大的力量作为精神上的支撑,而这种力量正是一个人的自信心。

要知道,没有自信心的人会很轻易地放弃自己的观点和努力。这样的人会有什么结果呢?不是在碌碌无为之中虚度一生,便是随波逐流地混迹于芸芸众生,将宝贵的生命毫无价值地白白消耗掉。

赛德兹博士当然不肯让他心爱的儿子变成那样的平庸者。可以这样说,在儿子成长的过程中,赛德兹博士对他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儿子,你真棒。”有人会说,你这不是在欺骗自己的孩子吗?还有人会说,这样一定会让孩子变得狂妄自大。可是赛德兹博士不这样认为。在他看来“你真棒”这句话是世界上最动听的语言,因为它能给人以无穷的力量。当儿子在摇篮中第一次试图爬起来时,父亲就开始对他说:“你真棒!”当他第一次扶着父亲的双手站立起来时就对他说:“你真棒!”当他第一次开口说话时,哪怕说得很不清楚,父亲仍然对他说:“你真棒!”以后日子里,赛德兹博士不知对儿子说过多少次“你真棒”。当小赛德兹开始听到“你真棒”时,他只会眨一眨眼睛。当他第二次听到“你真棒”时,能够微微一笑。再后来听到“你真棒”时,已经能够叫“爸爸”了。最后,每当小赛德兹听到父亲说:“你真棒”时,总会高声欢呼起来,并且总能够把每一件事情都做得很棒。

一天,当赛德兹博士发现儿子独自一人待在房间里,便悄悄的走进去轻声问道:“儿子,你在干什么呀?”“哦,爸爸,我在看一本书。”.儿子将一本厚厚的书递给了赛德兹博士。赛德兹博一看书名便吃了一惊,原来是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其实本书很多人都读过,看这本书本来并不奇怪,但小赛德兹读这书的时候还不到5岁。

“你能看懂吗?这可不是像你这样的小家伙容易读懂的东西啊。”赛德兹博士对儿子说。

是吗?可是我已经看了不少呢!”小赛德兹自豪地说。

“那么,你给爸爸讲讲书中的内容好吗?”赛德兹博士把儿子抱起来让他坐在自己腿上。于是儿子开始向父亲讲述他读过的内容。令人吃惊的是,他不但讲得丝毫不差,还能对书中的人物做出恰当的评价。

“噢,你真棒!我亲爱的儿子,我真没有想到你居然能读懂它。”赛德兹博士高兴地对他说。这时,小赛德兹的脸上露出了兴奋的笑容。赛德兹博士很了解自己的儿子。当儿子第一次手捧书本时,并不意味着他天生就喜爱读书,恐怕他也和其他的孩子一样,仅仅是心血来潮而已。然而,在得到父亲的肯定之后,他真正地喜欢上了读书。在以后的日子里,小赛德兹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书本的陪伴下度过的,这一点足以证明赛德兹博士的看法是多么正确。赛德兹博士所认识的许多父母都认为小孩子是天生的捣蛋鬼,必须想办法控制他们。赛德兹博士却认为:孩子们需要的是鼓励而不是打击,尽管他们有时候的确让父母觉得很烦。他在书中呼吁:

年轻的父母们,我可以告诉你们,你们的孩子没有你们想像的那样大胆。你们常说孩子们无法无天,但你们却没有认识到这种表面上的“无法无天”正是他们脆弱的表现。你们责骂孩子,批评孩子,以为这是在帮助孩子。殊不知,正是这种所谓的严厉管教让孩子在不知不觉中失去了自信。

在儿子的成长过程中,赛德兹博士很少像其他的父母那样指责儿子,即使他犯了大错。其实对于一个孩子来说,有什么是不可以饶恕的呢?在很多情况下,一句“你真棒”足以解决很多那些看起来很难解决的问题;一句“你真棒”完全可以帮助孩子从跌倒的地方重新爬起来。

小赛德兹现在已经成为众所周知的天才,他的成长经历得到了人们广泛的关注。或许人们会这样说:这个孩子一定非常自信,他的自信是天生的吧?其实根本不是这样。如前所说,小赛德兹的确是一个自信的人,但这自信并非与生俱来,而是受益于他所接受的某种教育。那么这种教育是什么呢?

“儿子,你真棒!”就是这种教育中的精华,是的,孩子的自信心正是来自于他最弱小的时候父母对他的关心和支持。

鼓励孩子时,别只会说漂亮话

相关热词搜索:早期教育 天才
上一篇:早期教育与天才(3)
下一篇:早期教育与天才(5)
成功网 2018 www.cgw1.com@ 版权所有 备案号:鄂ICP备2021007785号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