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塔尔·比哈里·瓦杰帕伊,印度著名政治家,政府总理。在政治舞台上叱咤风云的瓦杰帕伊,个人生活却令很多人惊讶。他抱定独身,一生未娶;他勤俭度日,为政清廉。这样一位独身政治家,却并不孤独,他成为印度各党派普遍都能接受的人物,被外界称为“最适合做印度总理的人选”。 他是一位诗人,更是一位政治家;他早年就名扬政坛,但年近古稀才荣登总理宝座;他是一位与人为善的老者,也是一个以强硬著称的政府领导人。
1926年12月25日,阿塔尔·比哈里·瓦杰帕伊生于印度中央邦瓜廖尔一个教师家庭,此时的印度仍然是英国的殖民地。瓦杰帕伊曾获文学硕士学位,后攻读法学,但中途辍学。
印度是一个有着古老历史和文明的国度,是一个由多宗教、多种姓、多种族、多部族和多语言构成的异质性很强的国家。在这个国度里,几乎存在着世界上所有的宗教。其中势力最大的当然是印度教、佛教,而另2大宗教伊斯兰教和基督教则被认为是外来宗教,本土宗教和外来宗教之间冲突不断。印度又是一个多语言的国家,诚如开国总理尼赫鲁所言:我们生活在若干个封闭的社会中,我们有一个说孟加拉语的封闭社会,一个说马拉地语的封闭社会,一个说马拉雅拉姆语的封闭社会等等。
从20世纪20年代初开始,圣雄甘地领导的国大党就开展“非暴力不合作运动”,致力于印度的民族解放事业。1942年瓦杰帕伊参加印度国大党。同年因参加独立运动被捕,后获释。1947年8月,印巴分治,印度独立已初现曙光,国大党也如日中天。而此时的瓦杰帕伊却脱离了国大党,专门从事“国家公仆会”的工作。1950年1月,英国殖民当局把权力和平地移交给印度国大党,印度正式从英国的殖民统治下独立出来,宣布成立共和国。
瓦杰帕伊就是一个早年信奉印度教并以此起家的人。他是一位出色的政治家,或者说天生就是一位政治家。1941年,年仅15岁的他就参加了印度教教派组织“国家公仆会”,开始其政治生涯。1951年,瓦杰帕伊参与创建人民同盟,并在1956--1957年间任人民同盟议会党团领袖和主席。从1957年起,他先后11次当选印度人民院或联邦院议员,赢得雄辩的声望。他既做过执政党议会团领袖,也当过反对党领袖。
从1947年至1967年间,尽管印度政治舞台上有近百个各种政治色彩的政党和团体存在,包括瓦杰帕伊所属的人民同盟,但国大党在贾瓦哈拉尔·尼赫鲁的领导下,在竞选中总能稳操胜券。这20年,是国大党一统天下的局面,其他任何政党都没有机会染指政权。1977年,英·甘地实行“紧急状态”期间瓦杰帕伊被捕入狱。出狱后,他领导的人民同盟与其他党派共同组建人民党,并在当年的大选中获胜,建立了印度独立后的第一个非国大党政府,瓦杰帕伊出任外交部长。1979年访华,1980年,人民党分裂,以瓦杰帕伊为首的原人民同盟脱离人民党,另外组建印度人民党。他先后出任该党主席、议会党团领袖。1996年大选后,印度人民党成为议会第一大党,瓦杰帕伊曾出任内阁总理13天,1998年3月再度担任总理。1999年10月,以印度人民党为首的22党全国民主联盟在提前进行的第13届人民院大选中获胜,瓦杰帕伊第3次出任总理。
政治家中能写诗的人不多,而诗人中能做政治家的人也不多,但瓦杰帕伊除外。他是一位出色的政治家,也是一位出色的诗人和作家。瓦杰帕伊坚持使用印地语,他出版过诗集,20世纪50年代还曾经担任过几家印地语报纸和期刊的编辑和记者。他的诗甚至被音乐人做成MTV在全国广为流传。诗人政治家那种独有的特征和气质成了瓦杰帕伊的招牌。
1998年5月,瓦杰帕伊上任伊始,就下令进行5次核试验。巴基斯坦也针锋相对地发展核武器,2国关系突然紧张。当记者问及印巴是否会爆发战争时,瓦杰帕伊用诗意的语言作了回答:天空是晴朗的,但即使在晴空万里的时候,闪电偶尔也会划过。现在我希望这里不会出现闪电。然而,闪电还是来了,而且来得十分迅速。印巴为领土主权的纠纷多次交火,最长一次则有10个星期之久。
1999年2月,第2任期的瓦杰帕伊为修复印巴两国关系,乘坐公共汽车穿越印巴边界,开展了著名的“公共汽车外交”。在庆祝印巴公路通车的典礼上,他说:你可以改变你的朋友,却难以改变你的邻居,大家何不做个好邻居呢?2003年6月,第3任期的瓦杰帕伊对中国进行正式国事访问。针对中印2国历史上存在的恩恩怨怨,他在北京大学的演讲中表示了要改善2国关系,弥补裂痕,走向合作。他说:好邻居彼此真正善待对方之前,人们不能忽视这个事实,即他们必须首先得修补他们的篱笆。
在瓦杰帕伊的总理任期中,印度拥有了核武器。核按钮就掌握在这位诗人兼政治家的手上,这不能不引起全世界的关注。瓦杰帕伊会率先发动核战争吗?也许很多人都会有这样的疑问。瓦杰帕伊的一首诗告诉了大家答案:
深夜某时,突然睡意远离了我,我的眼睛睁开了,我思索那些发明了核武器的科学家,听到了广岛和长崎的惨剧,他们每夜怎能安睡?
瓦杰帕伊第3次执政的5年,也是印度最引人注目的5年。5年中,印度的经济增长率一直以6-8%的速度高速增长。经济水平提高了,居民的生活水平也提高了。外交上也取得了较为瞩目的成绩。印度与美国、俄罗斯、中国等国家都保持着良好的关系。印度把美国定位为“印度必须经常关注的全球性国家”;对于俄罗斯,瓦杰帕伊称世界上没有第2个像俄罗斯这样支持印度的国家了;对于中国,他认为:应该把中国视为“应该特别加以研究的国家”,强调印度同中国建立友好、合作、睦邻和互惠关系的重要性。他还能够理智地处理与巴基斯坦的关系。
任期届满,又一个轮回。各党派又将为执政而争。执政的全国民主联盟,以为凭借经济上的成就和外交上的业绩,就足以保住执政地位;以为大多数选民都拥护他们;甚至以为,印度人民党很可能一党夺得272票的简单多数,而产生了一党当政的想法。因此瓦杰帕伊志在必得,踌躇满志,决定提前半年举行大选。
2004年5月,印度举行大选。瓦杰帕伊提出的竞选口号是:“灿烂的印度”。他的努力方向是,到2020年使印度成为更具有经济实力的世界大国。但选举结果却出人意料:瓦杰帕伊败在了他的老对手——国大党索妮娅·甘地的手下。虽然,投票前进行的多次民意测验都显示瓦杰帕伊将以压倒多数取得胜利;虽然索妮娅·甘地是一介女流且没有多少政治经验,虽然她还有外国血统而不被人看好。
在瓦杰帕伊递交辞呈,离开总理府之后,有分析家认为:不管这次提前不提前进行大选,印度人民党是注定要被选下来。因为印度经济发展的最大受益者是那些富人和城市里的中产阶级,不是底层老百姓。那些真正需要帮助才能维持生存的穷人却依然生活在贫困之中,生活没有改善,他们没有感受到经济改革带来的好处。瓦杰帕伊没有能够使所有印度人都能“灿烂”。占人口2/3以上的底层老百姓对现任政府很不满意,对全国性的腐败也深恶痛绝,求变愿望强烈,而他们的民意并没有从民意调查中得到反映。
瓦杰帕伊为印度的发展谋划了“灿烂’的前景,但对于他本人来说,却注定不会再“灿烂”了。他毕竟年事已高,精力大不如前了,身体状况也不是太好。伴随着印度发展的风雨历程,瓦杰帕伊也经历了他人生中的坎坎坷坷。当瓦杰帕伊第3次从总理府离开的时候,人们也许并不怀疑:瓦杰帕伊的这次离开是他政治生命中的最后一次谢幕。瓦杰帕伊将会以怎样的心情离开他擅长的政治舞台呢?
壮志未酬身先退。瓦杰帕伊宣称一生最大的愿望是看到印度成为世界大国,他一直身体力行,为实现此理想而努力。他雄心勃勃地提出,要使21世纪的第一个10年成为“印度的10年”,2020年使印度成为世界大国。显然,瓦杰帕伊的大国复兴之梦还远远没有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