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剧表演艺术家常香玉
2011-10-13 18:14:20 来源:搜集编写 作者:李遂霞 评论:0 点击:
常香玉,杰出的豫剧表演艺术家,才华横溢的豫剧唱腔旋律作家,表演剧目有《花木兰》、《秦雪梅》 、《三哭殿》、《白蛇传》等。

常香玉,杰出的豫剧表演艺术家,才华横溢的豫剧唱腔旋律作家,表演剧目有《花木兰》、《秦雪梅》 、《三哭殿》、《白蛇传》等。她曾被选为第一、二、三、五、六、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国文联荣誉委员,曾担任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河南省文联副主席、河南省戏剧家协会主席、河南豫剧院院长、河南省戏曲学校校长、河南省文化厅顾问等职务;荣获全国劳动模范、文化部荣誉奖、中国文联优秀工作者等称号。2004年7月7日,国务院追授常香玉大师“人民艺术家”荣誉称号。 她一生为国家和家乡做过很多场义演,2009年9月14日,被评选为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之一。
常香玉,1922年9月15日出生在河南省巩县(今巩义市)董沟村一个贫农家庭,乳名张妙玲!父亲张茂堂,母亲魏彩荣。弟弟出生后,为了生计,她9岁便随父亲到密县搭班谋生。第一次登台演出了《铡美案》,之后,因拒做童养媳和家族亲戚决裂,只好随父母举家到密县谋生。
1932年。常香玉随父亲赴郑州拜师周海水未果,旋搭平燕科班习演。随后,拜京剧武生葛燕亭为师,学习京剧的各种武功技巧。1934年,常香玉搭五圣会班回巩县跑高台期间,遭到张氏族长的欺逐,愤而更名常香玉。
1935年11月,三赴郑州,随父再搭周海水太乙班,进开封闯荡。到开封不久,常香玉便凭借文武不挡、生旦俱佳的出色技艺,崭露头角。由垫戏改为中轴,成为太乙班的主演之一。
1936年6月,常香玉在胜利唱片公司灌制了《秦雪梅·闹书馆》与《秦雪梅·吊孝》唱片。演出了京剧武旦戏《泗州城》,引起全城轰动。
1937年2月,常香玉在张福仙、王振南、史书明等的扶持下,成立了中州戏曲研究社。之后不久,中州戏曲研究社推出了王振南、史书明编剧的新戏《六部西厢》,前两部常香玉饰演闺门旦应工的崔莺莺,后四部饰演花旦应工的红娘,一经贴演,受到热烈欢迎,观者如潮。
1938年,为宣传抗日,戏曲研究社排演了新戏《打土地》(有资料可靠豫剧史上第一出现代戏)。
1943年正月初六,常香玉应河南名士、宝鸡河南同乡会会长黄自芳之邀,在宝鸡演出新戏《灯节缘》。在剧评会上结识了年仅27岁才华横溢的陈宪章。同年5月,因不堪宝鸡青红帮头子的欺负,愤而吞金自杀,幸被救下。
1944年6月3日,好事多磨,天随人愿,常香玉与陈宪章结为连理,并育有二女一子。
1947年,陈宪章被国民党逮捕,常香玉竭力营救,几近倾家荡产。1948年,在西安创办“香玉剧校”。
1949年10月,常香玉在兰州西北大厦小礼堂,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演出了《秦雪梅》,受到了彭德怀、贺龙将军接见。
1951年8月7日,常香玉率剧社开始为捐献“香玉剧社号”战斗机,在全国巡回演出。
1952年,常香玉完成捐机任务后,再次回到西安。同年9月,率剧社进京参加全国第一届戏曲观摩演出大会,与梅兰芳、程砚秋、盖叫天、周信芳、王瑶卿、袁雪芬同获最高荣誉奖。10月,在北京政务院小礼堂为党和国家领导人演出了《拷红》,并受到周恩来的总理宴请。12月,随宋庆龄、郭沫若率领的中国代表团出席在奥地利维也纳召开的世界和平大会。回国途中路经苏联,受到正在苏联休养的刘少奇主席的亲切接见,并赠她“和平万岁”题词。
1953年4月,常香玉随西北人民赴朝慰问团到朝鲜进行慰问演出,演出了豫剧《红娘》,金日成等观看了演出。
1956年3月4日,河南豫剧院成立,常香玉任院长。3月6日,赴长春拍摄豫剧电影《花木兰》,这是豫剧史上的第一部影片。
1957年1月14日,中国戏剧家协会河南分会成立,常香玉任副主席。1959年,她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1960年,当选为中国文联第三届全国委员会委员。
1964年1月1日,常香玉在北京中南海怀仁堂参加豫剧三团演出的现代戏《朝阳沟》,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观摩和接见。
1966年,常香玉在《戏剧报》发表《用革命精神演现代戏》一文。同年6月6日,常香玉被批斗,艺术活动被迫完全中断。
1968年12月7日,常香玉在《河南日报》发表了署名忠东的长篇批判文章。1969年春,被下放周口西华农场,参加劳动改造。1972年,奉命调回郑州,在豫剧二组工作。
1974年10月9日,常香玉与郑州市豫剧团合作豫剧《红灯记》,饰演李奶奶。1975年3月14日,随团赴京参加全国文艺调演,《人民日报》刊登了常香玉的演出剧照。
1976年10月,党中央一举粉碎“四人帮”,根据郭沫若的《水调歌头·粉碎四人帮》,常香玉夫妇连夜创作了豫剧清唱《大快人心事》,并搬上舞台。1977年6月,常香玉赴北京参加电影《春天》的拍摄工作。同年12月27日,调任河南省戏曲学校校长。
1979年1月,常香玉在新年期间演出了豫剧《花木兰》,同年,参加全国第四次文代会。常香玉当选为中国文联第四届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
1980年,在河南省第二次文代会上,常香玉当选为河南省文联第二届委员会副主席、中国戏剧家协会河南分会主席。同年6月21日,文化部、中国剧协、省文化局、省文联在省人民会堂隆重举行会议,祝贺常香玉舞台生活50周年,表彰她为发展豫剧事业做出的卓越贡献。
1983年6月23日,中共河南省委任命常香玉为省文化厅艺术顾问。1984年1月6日,常香玉在郑州会见瑞典戏剧工作者利斯蒂娜·聂柯玲女士,向她讲述了自己的艺术历程和豫剧的历史。
1985年2月,常香玉带领小香玉、汪荃珍、虎美玲参加中央电视台春节晚会的节目录制。1986年1月23日,随全国人大中法友好代表团出访法国。同年,在北京寓所,和陈宪章一起接受电视剧《常香玉》创作组的采访。
1989年3月,常香玉为河南省第二届戏剧大赛资料汇编《耕耘的春天》题词:“推陈出新 才能繁荣”。《常香玉演唱艺术研究》由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
1990年3月,常香玉获中国唱片总公司颁发的首届“金唱片奖”。同年10月,随中国戏剧家代表团访问日本。12月,18集电视连续剧《常香玉》由河南电视台投入拍摄。1992年春节期间,电视剧《常香玉》在河南电视台首播。年末,常香玉办理了离休手续。
1993年11月,《常香玉演出本精选集》由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1994年4月6日,“今日中国豫剧十大名旦”比赛组委会决定,授予常香玉、陈素真、崔兰田、马金凤、阎立品5人“中国豫剧名旦功勋杯”。同年6月,常香玉荣获纽约美华艺术协会、纽约市文化事业部、林肯艺术中心颁发的“亚洲最佳艺人终身成就奖”。
1996年8月,常香玉应邀,随河南省豫剧团赴香港演出。11月,省剧协第四次代表大会在郑州召开,再次被理事会推举为名誉主席。1997年4月25日,省委决定成立振兴豫剧指导委员会,常香玉任委员。
2002年,常香玉被查出身患癌症,前往北京协和医院住院治疗。2003年6月,常香玉出席了第9届“香玉杯”颁奖晚会,并在郑州接受中央电视台《艺术人生》摄制组的电视专访。12月23日,抱病参加在北京奥林匹克中心建筑工地慰问河南建筑工人的演出。
2004年3月21日,常香玉从北京转进河南省人民医院。6月1日清晨,豫剧表演艺术家常香玉在郑州市河南省人民医院与世长辞,享年82岁。
常香玉不仅是杰出的豫剧表演艺术家,而且还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豫剧唱腔旋律作家。因为豫剧唱腔艺术源远流长、形式多样、派别纷呈、风格迥异,但是其中影响较大、流传较广、印象较深、最受群众喜爱的首推常香玉的唱腔艺术。无论是唱腔的创作方法、还是唱腔的演唱方法,可以说常香玉在豫剧唱腔音乐发展史上都做出了特殊的贡献、占据着特殊的地位、发挥着承前启后的特殊作用,而且在豫剧唱腔艺术的当代命运和未来发展中更为弥足珍贵。常香玉不愧为豫剧艺术史上的一代宗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