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日成,朝鲜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朝鲜劳动党、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和朝鲜人民军的缔造者。朝鲜人民武装力量最高统帅、朝鲜劳动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国家主席、中央人民委员会委员长、中央国防委员会委员长、中央军事委员会委员长、朝鲜人民军最高司令官、朝鲜大元帅。
1912年4月15日,金日成诞生在平壤市万景台的一个贫农家庭,是金亨稷和康磐石的大儿子。父亲金亨稷希望儿子将来成为国家的柱子,起名为“金成柱”。1925年,金日成随父亲逃亡到中国,在吉林省抚松县第一小学上了一年学,其后进入吉林市毓文中学。
1926年10月17日,金日成建立了“打倒帝国主义同盟”,被推举为该同盟的领导者。1927年8月27日,金日成将“打倒帝国主义同盟”改组为“反帝青年同盟”。1929年10月,金日成被奉系军阀秘密逮捕。5个月后释放。1930年7月3日,金日成在卡伦建立了最初的党组织——建设同志社。1930年7月6日,金日成在伊通县孤榆树组建了朝鲜革命军。1931年,金日成加入中国共产党。1932年春,金日成受中国共产党东满特委派遣到安图县创建了安图反日游击队。其后历任汪清反日游击大队政委,东北人民革命军第2军独立师第3团政委,东北抗日联军第2军第3师(后改为第6师)师长。1932年4月25日,金日成建立常备革命武装力量——反日人民游击队(后来改编为朝鲜人民革命军,现朝鲜人民军的前身),担任司令官。1934年5月,金日成组建并领导了能够统一掌握和领导朝鲜人民革命军党组织和地方党组织的朝鲜人民革命军党委员会。1936年5月5日,金日成创建了反日民族统一战线组织——祖国光复会,被推选为会长。1937年6月4日,金日成指挥抗联第6师攻打朝鲜境内普天堡的日军守备队,史称普天堡大捷,是朝鲜抗战史中“伟大的朝鲜革命斗争”,是朝鲜自己的抗日部队首次打回国内,在当时造成了相当大的政治影响。1938年,金日成任东北抗日联军第1路军第2方面军(兵力相当于一个营)指挥,在此期间他取名为金一星,后改为金日成。1941年,在日本关东军重兵围剿下,东北抗日联军第1路军损失惨重,部队缩编为东北抗日联军第1支队,金日成任支队长,同年他率部撤往苏联境内。1942年,金日成任东北抗日联军教导旅(又称苏联远东方面军第88步兵教导旅)第1营营长。同年2月16日,长子金正日出生。
1945年8月,日本投降,苏军进入朝鲜半岛北部。此时,原朝鲜共产党的大多数成员,在朝鲜半岛南部从事地下活动,苏联方面委托原东北抗日联军中级军官金日成随苏军一道返回朝鲜半岛北部,并重建1928年已被共产国际解散的朝鲜共产党。1945年10月10日,在苏联削弱并消灭在朝鲜半岛北部的玄俊赫和民族主义代表曹晚植后,北朝鲜共产党中央组织委员会在平壤成立,金日成任中央责任书记。以此完成了建党伟业,紧接着组建了北朝鲜劳动组合总联盟等各种大众团体。1946年2月8日,建立了北朝鲜临时人民委员会,金日成被推选为该委员会委员长,并发表了20条政纲。1946年8月28日,北朝鲜共产党与朝鲜新民党合并为北朝鲜劳动党。1947年2月,建立了朝鲜第一个无产阶级独立政权——北朝鲜人民委员会,金日成被推选为委员长,并提出朝鲜向社会主义过渡的过渡时期任务。1948年2月8日,金日成把朝鲜人民革命军加强和发展成为正规的革命武装力量——朝鲜人民军。
1948年9月9日,在苏联的支持下建立了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金日成被选为朝鲜劳动党的主席和内阁首相(1953年改为国家元首)。1949年6月30日,由于韩国的李承晚政府镇压,南朝鲜劳动党的大多数领导人转移到朝鲜半岛北部。金日成主持召开朝鲜半岛南北的朝鲜劳动党中央委员会联合全体会议,被推选为朝鲜劳动党委员长。朝鲜半岛南北的劳动党合并成统一的朝鲜劳动党,并将朝鲜劳动党建党纪念日定为10月10日。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金日成时任朝鲜人民军司令官。1951年1月31日,在朝鲜人民军前线司令官金策突然死亡后,金日成掌握了军队的全部权力。1953年2月,金日成被授予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国家元首称号。
1953年8月5日,金日成召开朝鲜劳动党中央委员会第6次全体会议,提出战后经济建设基本路线,在城市和农村大力推进生产关系的社会主义改造,即社会主义革命。1953年和1955年,金日成先后以“美国间谍”的罪名处决了最大的竞争对手——南朝鲜劳动党领导人李承烨、朴宪永。之后,金日成又陆续清洗了以许嘉谊为代表的亲苏派和以金斗奉、武亭、崔昌益为代表的亲华派力量。1956年4月,召开的朝鲜劳动党第3次代表大会上,金日成再次当选为朝鲜劳动党中央委员会委员长。1967年至1968年,金日成在清洗了朝鲜劳动党内最后一批反对派成员——“甲山派”后,最终由他一人掌握了朝鲜党、政、军最高权力。1970年,召开的朝鲜劳动党第5次代表大会,金日成再次当选为朝鲜劳动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1970年11月,在朝鲜劳动党第5届会议上,为加快社会主义事业的完全胜利,金日成提出了关于深化思想、技术、文化三大革命的课题,将彻底建立朝鲜劳动党的单一思想体制,规定为朝鲜劳动党工作的总任务。1972年12月,召开的朝鲜第5届最高人民会议第1次会议,通过新的《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宪法》,金日成当选为国家主席。
1972年5月,金日成提出自主、和平、统一的祖国统一三项原则。1980年10月,召开的朝鲜劳动党的6次代表大会上,金日成再次当选为朝鲜劳动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金日成把全社会主体思想化规定为朝鲜革命的总的任务;1992年4月,金日成被授予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大元帅称号。1993年4月,金日成提出为实现全民族大团结的10大纲领。1994年6月,金日成接见前来平壤访问的美国前总统卡特,为举行有关核问题的朝美会谈、实现北南首脑会晤,创造了有利条件。
在金日成的领导下,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建立了一个斯大林式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体系。金日成的家庭是从朝鲜人民近代革命运动初期开始,世代为祖国的独立和人民的自由、解放和劳动阶级的神圣革命伟业,带头战斗的最爱国的革命家庭。金日成在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创造性地应用于朝鲜的实践,自主开拓革命前进道路进行斗争的过程中,创建了新的革命思想——主体思想。
1994年7月8日凌晨2时,金日成因心肌梗塞在其官邸内病故。1998年9月,朝鲜修改宪法,金日成被追授为共和国永恒的主席;从此以后朝鲜不再设立国家主席一职,最高领导人头衔非国家主席。1994年开始,金日成的遗体被永久保存于平壤的锦绣山议事堂(现已改名为锦绣山纪念堂)。金日成发表的文章和讲话被编辑入38册《金日成著作》,并著有回忆录《与世纪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