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成功网官方网站! 热烈欢迎读者注册会员并登录在线投稿

登录 | 注册

人物、时空之星、名门世家、成功规律、时间运筹、投资理财、童星闪闪、爱情婚姻、健康长寿、文学集粹、为成功人士立传、为普通家庭写史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时间运筹 > 时间运筹 > 列表

时间运筹学与现代生活(6)

2010-11-22 13:31:43 来源:本站独创 作者:周大荣 评论:0 点击:
1天24小时,以工作学习时间和闲暇时间两种形式摆在人们面前。闲暇时间又分为生活必需时间、全面发展时间和丰富生活时间。
    

                          第三节 讲究科学睡眠


   睡眠十分重要 ,从生理学的角度看,睡眠负责调节人的中枢神经,保护大脑皮质的功能避免经受过度的刺激,从而使精神和体力得到恢复。人的一生大约有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在睡眠中度过的,人需要睡眠就如同需要空气、阳光、水和食物一样。那么,怎样才能恰当的安排,合理的利用这段时间来积蓄更充沛的精力呢?

一、睡眠时间的确定。

睡眠对人体有益,这是尽人皆知的道理。……自然界的所有动物,包括高级动物人都离不开睡眠,只是睡眠的周期和姿势不同罢了。睡眠是人和一切动物的本能,但人的睡眠并不是纯本能的活动,也不是睡的愈多愈好。

  从生理需要来看,随着年龄的不同,对睡眠的要求也不同。新生儿除了吃奶几乎都在睡眠,学龄前的儿童一般要睡12个小时左右,少年时期以睡10小时为宜,青年时期有8小时睡眠就可以了,人到中年,一般需要7小时的睡眠,60岁以上的老年人每天6个多小时的睡眠也就足够了。这就是说,随着年龄的增长,睡眠所需的时间呈逐渐减少的趋势。这是因为婴儿、幼儿神经系统尚未发育成热,加上全身生长发育需要很多的合成代谢,所以要多睡一些。到了青年以后,人体的各部分均发育成熟,睡眠过少固然不好,但睡眠过多则害处更大。睡眠过多,反而使人脑子昏昏沉沉,有碍于学习和工作,也有损于身心健康,而且也浪费了宝贵的时间,养成了懒散的习惯。

从社会发展来看,人类的睡眠有减少的趋势。在古代,人们为了适应有一定规律的白天和黑夜,养成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习惯。自爱迪生发明电灯之后,尤其是近代电影、电视的出现,人们的平均睡眠时间显著地下降,这并没有在生理上给人们造成什么不良的影响,而且人类的平均寿命还普遍地延长了。事实说明,适当的减少睡眠时间不会影响人的健康。

从现代观念来看,一个人的睡眠是否充足,不能仅用睡眠时间来衡量,而且还有睡眠的效率问题。比如有的人,每天只睡6小时,就能很好地恢复疲劳,而要他睡8小时,这多余的2小时睡眠是有害无益的。睡觉不是睡得越多越好,而应当以恢复疲劳为度。过度睡眠可引起“睡眠过多综合症”,如思睡、不思饮食、头痛、精神萎靡、行为懒散等症状。法国学者埃弗雷特·马特林在所著的《少睡·多活》一书中,提倡逐步地适当地减少睡眠时间。书中说:“由于我长期以来形成的根深蒂固的睡眠习惯,我曾经深信不睡8小时。我就会跨下来。……但是,经过一些认真的探索后,使我放心了。在近5个月内,我从睡8小时改为睡6小时,不仅获得了新的生命力,而且我雄心勃勃,非常乐观。根据睡眠医学专家的意见,大多数人是可以缩短他们的睡眠时间,而不会感到疲劳的,也不会对自己的健康思维或生理机能有什么影响的。”美国心脏病研究员韩明研究发现,睡得太多容易发病,每晚睡眠10小时的人比仅仅睡7小时的人,因心脏病死亡的比例高1倍,因中风而死亡的人则高3倍。这是因为在睡眠时,血液循环缓慢,睡的时间太长会增加心脏血液或脑内液凝块的危险。

从许多中外实例来看,人的睡眠时间可以适当缩短。习惯是可以逐步养成的,在我国如果突然取消午睡,会给大多数人带来不适的感觉,但西方人却从来没有午睡这个习惯。据科学研究证明,人类的睡眠是从远古时代演化出适应环境的“遗传习惯”,只要人们采取缓慢的方法去克服这种“遗传习惯”,人的睡眠时间定会大大缩短。许多古今中外的名人,为了工作和事业的需要,常常以短时高效的睡眠取代“常规的足量睡眠。”如美国发明大王爱迪生,每天只需睡2个多小时就能恢复旺盛的精力;彼得一世每日睡上5小时就能恢复充沛的精力料理国事;我国的周恩来总理也常常在汽车上打盹,来积蓄旺盛的精力;拿破仑每天只睡3小时,不过他非常善于利用空隙时间休息,哪怕是两次接见贵宾之间的5分钟,他也可以在案头打个盹,以驱逐工作的疲劳;……这些人养成的短时高效的睡眠习惯,无疑有助于他们在工作和事业上获得成功,同时也说明睡眠不光在于时间的长短,而且也在于实际睡眠效率。

从以上分析不难看出,成年人应该根据自己的情况,逐步养成不超过7小时的睡眠习惯,这将有助于你获得更多的时间和精力。

二、怎样才能做到短时高效的睡眠呢?

短时高效是科学睡眠中最实用、最具体的核心问题。对此,有不少的专家学者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和实验。但由于每一个人体在生理和心理上都有着各自的特异因素,试图找到一套对谁都适用的科学睡眠术,实在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下面介绍的仅仅是具有普遍性的方法。

(一)生活起居要富有节奏。每天的节奏不可快慢悬殊,除了应急,一般要有计划,有规律地进行工作、学习、睡眠及业余活动,尽量做到定时上床,按时起床,养成固定的睡眠节奏,从而保持大脑调节功能和内分泌活动的稳定,使睡眠纳入人体生物钟控制的节律。生活节奏因人而异,每个人都应当选择一种最适合自己的节奏,并有意识地加以训练,养成定时定量的良好习惯,除了夜里在固定的时间上床和按时起床外,清晨应进行适当的锻炼,呼吸新鲜空气,促进新陈代谢。

(二)保持稳定的情绪,多愁善感对睡眠不利。睡前必须消除过重的精神压力和思想负担,学会在短时间内忘却一切烦恼和忧愁,就是说学会自我调节。

(三)适当的睡前准备很有必要。睡前温水洗脸、洗脚,有条件的可以淋浴,做一些按摩和柔软体操,适当的走动或散步,作数十次深呼吸运动,欣赏一段古典音乐或轻音乐,闻一闻芬芳的花朵,浏览画报,都有催人入梦的作用。此外要养成睡前刷牙漱口的习惯,睡前避免看刺激性过强的影视、小说等,也不宜作激烈的运动,不宜喝酒吸烟、喝浓咖啡和浓茶。

(四)注意饮食习惯,改善食物构成。饮食以富含蛋白质及维生素类为好,要禁止暴食暴饮。长期高脂肪饮食不利于睡眠,特别是睡前大量肉食的摄入,使胃肠处于兴奋状态,反射性引起大脑兴奋,不易入睡或睡得不沉。

    (五)床枕要舒适,室内要通风,温度湿度要适宜,冬天须防煤气,夏天要防蚊虫,讲究睡姿,不可蒙头睡觉。

    (六)学会打盹、小眠。尽量学会在白天有规律的间隙打盹,每次10多分钟,而且达到一定程度的深睡。

    三、克服失眠的方法。

    随着社会文明程度的增高,人类患失眠的人数也越来越多。因此,有效地防止和克服失眠,是讲究科学睡眠的重要内容。

    所谓失眠,一种情况是对生活中某些事情过于兴奋和忧伤,而一夜,几夜睡不着觉,这属于正常情况,不必采取措施,事后可自然恢复到正常状态。另一种情况是“失眠症”,即有病理顽固性,这种情况较少见,需要医生诊治。第三种情况是持续一段时间的睡眠障碍,多半是由心理上或精神上的原因引起的,一旦消除障碍就可恢复平日的睡眠,称为“一时性失眠”。在这里提出的克服失眠的方法,主要是针对“一时性失眠”而言的。

    失眠的具体表现并不一样。有的是入睡困难,有的是早醒、醒后就难以再入睡。有的是入睡后容易中途惊醒,有的则是入睡后老做“恶梦”,也有的几种表现兼而有之。尽管医学界为此下了很大功夫,但是,非常有效的办法还是没有找到。而且长期服用任何一种催眠药,会使药效减退或产生“后遗症”(附作用)。例如:应用巴比妥类的药物,翌日会有头晕、乏力、思睡、注意力分散和精神迟缓等症状出现。有些催眠药长期使用,而突然停服会产生许多不适感觉。

    怎样才能有效地防治失眠呢?

    首先、要正确地认识和对待失眠,不要紧张焦虑,生怕睡不着,忧心忡忡,越是这样越会加重失眠。对一时失眠,应泰然处之,安定情绪,放松思想。如果不放松思想,就不可能安然入睡,放松是必须学会的一种艺术。

    其二、要积极地找出引起失眠的原因,是白天睡得太多,还是活动太少,生活节律改变等,然后“对症下药”。

    其三、学点哲学,提高自己对事物的认识能力。也就是有些事情担心、忧虑是没有用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要依靠本人的毅力,控制住自己的情绪,从而克服心悸心慌、胡思乱想、难以入眠等现象,在轻松豁达中顺利入睡。

    其四、极力改善睡眠条件,消除影响睡眠的不利因素。睡不着时,不如干脆起来做点事,等有了睡意才上床,也可默默数数,或把思想集中到身上感到最冷的地方,以转移注意力,消除焦虑,或听听音乐,增加睡意。要根据本人的实际找到能够促进自己入睡的办法。

    其五、积极的脑力和体力劳动,乐观向上的精神,轻松愉快的情绪,有节奏的良好生活习惯,散步、旅游等都是克服失眠,保证良好睡眠的有利武器。


成功网 2018 www.cgw1.com@ 版权所有 备案号:鄂ICP备2021007785号 友情链接: